人均身高持续增长,身高与职场竞争力、择偶标准、甚至个人魅力指数等相关的错误观点也在肆意发展,一些父母出现了“身高焦虑”。 医生提醒,孩子的身高有客观规律,父母应避免注射生长激素等“拔苗助长”。
春天,很多父母都认为这是“高大上干预的黄金期”,有的父母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指导睡眠等方式帮助孩子上升,有的父母则生病后突然就医,采用注射生长激素等方式。
医生表示,临床用于治疗矮小症的生长激素不适用于健康人群,可能对青少年健康造成危险,父母不应盲目选择。 此外,网络偏向一般缺乏科学依据,父母应避免偏向相信。
为多长5厘米家长想给孩子打生长激素
2022年6月,赵倩在沈阳成长中心花399元购买了身高体检套餐。 当时接近4岁的儿子被查出身高105厘米,比实际年龄大1岁。
医生告诉赵倩,她的儿子最高可能只有167厘米。 “至少会有172厘米吧。 ”赵倩说,为了这5厘米,她开始考虑给儿子打生长激素,向多家医院咨询,了解生长激素的价格,医保报销后一年大约需要3万元~8万元。
为了让孩子长大,从2019年开始,李文琦在家里的冰箱里常年冷冻10升左右的猪骨和牛骨浓汤。 “一次买三四十斤大骨头熬成汤,饺子、下条、炖菜就装一大勺。”
“就算厌倦了也要勉强吃。 成长的黄金期很短,一定要补上。 ”李文琦说,除了补充食品,家里还贴了“触地丧尸”,每晚都会督促两个儿子各跳100次触地丧尸。 以前,她还让儿子在睡觉前练习过跷二郎腿。 “据说是通过经络促进成长”。
在采访中,也有父母倾听网络偏颇的看法,通过“贴大豆”“共鸣法”等促进长度。
沈阳某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徐浩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就诊3年,他告诉记者,每年春天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我家孩子能长到多高,需要打生长激素参与生长吗?”
“肥胖既能减肥,又能调整五官,但身高很难改变。”徐浩指出,网络偏差普遍缺乏科学依据,父母应该避免偏差。
多重原因导致家长“身高焦虑”
教育部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7岁~22岁各年龄组男女身高指标与2014年相比呈上升趋势。 但是,数据的增长仍然赶不上父母们的“身高不安”。
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皇冠表示,近年来我国的人均身高持续增长,但身高与职场竞争力、择偶标准甚至个人魅力指数等相关的错误看法也在增加。
赵倩直言,她之所以执着于儿子的身高,原因在于自己经历过的身高歧视。“初中时成绩最好的同学可以当升旗手,可她因为个子矮被换下来了,求职时因身高不足160厘米,被服务行业企业多次拒绝,被说‘没气质’,相亲时因身高不足被拒绝,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心病。”据了解,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也推出了“身高焦虑”、“小孩子不要拍”、“长腿必看”……另外,还推荐了帮助孩子成长的保健药品和青少年成长训练课程。
皇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个人魅力不仅受学识视野、健康体魄、气质态度、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身高。 焦虑的父母要冷静思考,不要为了高出几厘米而放弃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生长激素药物介入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徐浩表示,在相似环境下,同人型、同性别、同龄患者的身高必须比正常人平均身高偏差2标准偏差以上或300分以下,才能被诊断为矮小症。 有些孩子是先天遗传的,或者是因骨病、心脏病、哮喘等疾病导致身材矮小,这不属于医学生长激素类药物适应证的范畴。
他还警告说,生长激素药物的干预可能带来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凸等健康风险。
“及时观察儿童身体变化,送正规医疗机构测量骨龄的行为值得鼓励,但要合理对待儿童身高,采取正确的干预方式。 如:保持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同时多做户外运动。 ”徐浩说。
皇冠认为,应该纠正商业陷阱所营造的价值偏差,营造多元化的审美氛围。 “社会对身高的审美偏向,造成不合理现象的,需要依法予以纠正。 如用人单位对男女求职身高设限等现象制定规范细则。 ”
徐浩表示,一个人的身体长短是有客观规律的,父母不会“拔苗助长”,不会向孩子灌输越高越好的错误理念,而是营造快乐轻松的生活环境,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