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发现问题——诊断
一是解决问题——治疗
医生是怎么诊断患者身上的疾病的?大家作为成年人都有这样生活的阅历,当一个患者进到医生办公室的时候,见到了医生,医生见到的患者,这时候建立了医患关系,因为诊断疾病是医生的工作,医生要诊断患者身上疾病,那么它首先一定要采集患者身上的信号,他怎么采集患者身上的信号和信息呢?一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诊的方法,疑问句,第一句话基本上就是问:怎么了?你哪儿不舒服?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医生重点问的患者身上结构的变化还是患者身上功能的变化,在医生的脑海里面,他是重点问我们身体哪个结构不舒服,是问结构的,但是作为患者我们一般都怎么回答的?有没有患者意识到医生问结构的,我一定要回答个结构?比如说医生,如果一问哪地方不舒服,说我十二指肠球部不舒服,或者我的左侧的输卵管堵了,有没有这样回答具体结构的?几乎没有一个患者是这样回答的。患者一般都怎么回答的呢?绝大部分都回答,我哪地方疼,我哪地方痒,我哪地方难受,我最近的食欲怎么样?我最近的大小便的习惯怎么样,医生重点问的身体的结构的变化,而患者回答一大堆生理功能的变化,这是一个最典型的所答非所问。大家试想一下两个成年人对话,如果不是发生在医生办公室场景,如果发生在大街上两个人对话,如果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你觉得北京怎么样?他回答说我刚吃过饭,你就觉得对面这个人一定是个傻子,对话是没法进行下去的。但是在医生办公室医生问患者身体的结构,患者回答身体的功能,驴唇不对马嘴,但这个对话可以照样进行下去。没有一个医生纠正患者说你回答错了,是因为医生问结构患者回答功能,因为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就是他俩是一回事,所以患者回答什么都没关系。因为在医生的脑海里面已经把它们统一起来了,因为医生是个专业人士,他上医学院的第一节课,就学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个概念。那么这个过程一问一答患医生问患者答,不停的采集信号,在脑海里面不停的做匹配。这个过程就是医生诊断患者疾病的过程,大概你是哪个组织器官有毛病了?大家想想,如果一个医生完全靠经验诊断疾病,这个结论正确不正确?所以医生经验诊断之后,为了消除经验的误差,在建议患者再做更多的其他的检查,来矫正一下经验误差。第一大类就是仪器的检查,比如说大家最熟悉的 B超、CT、X光、核磁共振,包括内窥镜的造影,这都叫仪器的检查。医院的所有的仪器检查都是检查身体结构变化的,除了仪器检查之外,剩下的所有检查都叫生化指标的检查。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抽血检查,检查血液里面成分的变化,还有尿液、大便、痰液、精液等等。生化指标检查也是检查身体结构变化的,也就是说医院的所有检查都是检查生理身体结构变化的,为什么?因为人的生理功能是不能被检查的,不仅人的生理功能不能被检查,任何东西的功能都不能被检查。我知道这个观念对很多人来讲的话是一个颠覆性的观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