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的妈妈在青春期的时候是个非常叛逆的女孩。 和现在很多叛逆的孩子一样,父母叫我向东,我知道我应该向东,但是我向西去了。 原因很简单,我讨厌父母简单粗暴,他们嘴里说爱我,但我一点感觉也没有。
5岁到11岁之间,我被父母寄养在叔叔家。 我羡慕其他孩子和父母在一起。 我羡慕其他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 别的孩子每天都去学校跟我说话是她爸爸怎么样还是妈妈怎么样,我真羡慕。
我听到最多的是三亲六戚每天都告诉我。 “你的父母不爱你。 我出来打工只是为了给你生弟弟。 ”即使婶婶老家的人偶尔来婶婶家,他也避开叔叔婶婶说:“为什么还不回你家? 你打算一辈子住在他们家吗? 真的把自己变成了他们的小女儿哦? ”
小时候,对父母的爱最终成了汤。 六年级的时候,我以为父母回来会很幸福,但是他们真的带着弟弟回来了。 然后张开嘴喊弟弟的宝贝儿子,对我直呼其名; 一边对我严厉,一边溺爱着弟弟。 一边严厉地质问我,一边对弟弟抱有温暖的心情……
我觉得从小学6年级到初中3年级毕业的4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间。 父母每句话都有刺,每一个眼神都有谴责,每一个语气都有命令。
全家人的洗脚水我都忘了倒,被父亲惊人的眼神秒杀; 全家人的衣服一点也没洗,会被妈妈暴躁的行为所伤害; 弟弟把我的作业簿撕了,但我只能一直忍耐下去。 因为一开口就是父母的“谁叫你不要保管的,活该”的问题……
正如现在很多人总结的那样,我的父母说:“文化程度越低的父母,声音越大。” 当时的生活是充满命令和责备的环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伤痕。 所以,成为父母后,我总是控制着自己的感情和说话的语气等。 我不希望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烦恼被有意嫁接到我女儿身上。
那么,在轻声细语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低声教育不等于溺爱、不等于妥协。
我知道,很多固执己见的父母往往不听别人的任何见解。 他觉得自己声音洪亮、指责百出的方式是孩子最好的爱。 因为他们经常反驳。 “跳楼的人之所以多,是因为在家里一点也不感到不满。 就算你平安长大,步入社会,你的家人对你低声说话,外人也未必对你低声说话。”
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如果每天大声对孩子大喊大叫,总有一天,即使大声说话,孩子也会变得冷漠,扭曲孩子的性格?
如果把低声的教育简单概括为溺爱和妥协的水平,曦的母亲认为这是非常极端的行为。 低声教育并不等于我们没有原则。 低声教育的重点是父母首先要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没有确立规则,到后期你就算喉咙发声,孩子也可能不听。
(2)低声调的语气能够方便你走入孩子内心。
对于孩子心中的问题,孩子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父母是无法领悟的。 也有父母平时就对孩子大吼大叫,逢人就骄傲。 “你看,我的傻儿子真没心。 前几天被我打的藤本印子还在身上。 看不出一天又躲在我怀里撒娇。 ”
《老师请回答》也有崩溃的母亲,每天在家里鸡飞蛋打,除了她睡觉的时间,都是她胡闹的时间段。 她对自己的儿子很失望,只给自己的儿子打了65分。 然后,她觉得一无所有的儿子,流着眼泪,给妈妈打了95分的高分。 他很爱妈妈,所以我觉得妈妈很辛苦。 这位父母当时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也没想到辛苦的儿子映入眼帘。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越来越多的父母试图通过跟踪、偷看日记、问老师、问同学等方式获取碎片信息,填补自己心中对孩子的理解。 这样的方法,不仅成果少,而且往往容易惹怒孩子,使孩子更加孤僻。
低声教育使父母更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父母的高度谴责孩子的错误。 越是叛逆的孩子,他越不怕父母的硬核。 青春期本来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阶段,父母打孩子,孩子甚至敢和父母吵架。
孩子渴望的是父母对自己低声说话。 因为孩子喜欢这种交流方式,喜欢和父母像朋友一样沟通。 从这一点来看,低声教育是父母打破孩子心理防线,进入孩子内心的关键。
(3)低声教育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
父母吼的话,孩子的性格通常有两种。 第一,孩子也和父母一样养成了吼的习惯。 二是孩子自卑,自闭,抑郁。
再看看身边的熊孩子们,他们除了在家里毫无基础地溺爱之外,都是从小就在家里享受暴力对待的孩子们。 模仿孩子的水平是一流的,他一边听父母发泄不良情绪,一边恍然大悟:“啊,本来我就不高兴,可以骂别人。” 所以,刚进幼儿园的他,在学校里成了王称霸,全班都没有敌人了。
《老师请回答》有摔跤运动员的母亲,对女儿的教育很暴力。 如果孩子的某种行为不正确,她甚至会省去和女儿交流的过程,上去给女儿一拳。 据她自己说,女儿全身被打成紫黑色的频率太高了。
结果是什么? 她7岁的女儿看到自己六年级的表妹被同班男生扇了耳光进了医院,觉得孩子的第一感觉不是“我表哥很可怜”,而是“我表哥很怂,很懦弱”。 她才一年级,才七岁。 她竟然自己拿着狼牙棒,本打算让同学拿小刀、拐杖之类的,结果打了那个六年级的表哥一顿。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真多。 女儿班里只有一个小男孩不到一米一,但他欺负完了班里剩下的五十五个孩子。 说话方式、措辞问题等是低声教育的关键!
————————
你承认低声教育吗? 你是一句话都不对劲就打人的父母吗? 请和曦的妈妈分享你的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