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感情的经典语句,苏东坡的兄弟情

2023-02-17 11:15:25 婚恋情感 茜茜

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由兴波

在中国文坛上苏轼(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兄弟俩手脚很深,总是用诗词唱和。 苏轼的诗中频率最高的是“子由”(苏辙字)二字,如果当时有微信朋友圈,我想弟弟苏辙一定是苏轼@最多的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辙在山东齐州(今山东济南)工作,苏轼请求调到离弟弟近的地方工作。 于是朝廷派遣苏轼担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 熙宁九年(1076 )中秋节,苏轼与苏轼相约共度佳节,但因有事未能来。 苏轼特别怀念自己的弟弟,写了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节之际,兄弟二人不能相聚,苏轼夜不能寐,无奈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自古难。” 苏轼说,希望我们兄弟俩能相濡以沫,哪怕相隔千里,只要共同面对同一个月亮,——“希望人能长久,哪怕相隔千里也能成为婀娟”。 千百年来,苏轼的圈粉无数,现代许多歌手把它变成流行歌曲演唱,是真正的“经典千古流传”。

也许是这真挚的兄弟情感动了上苍,兄弟俩的感情没有持续很久。 次年(1077 )中秋节,苏轼已由密州任改任徐州(今江苏徐州)知州。 苏辙专程赶到徐州,与哥哥重逢。 兄弟俩一起爬山,一起赏月,互相倾诉衷肠。 快乐度过的日子还是很短的,很快两个人又要分开了。 苏辙告别哥哥,禁不住悲伤地写了《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个词。 苏轼见了,摇头微笑。 “子由,《明月不胜忧愁》《依然不离忧愁》,话虽好,却千辛万苦! ”虽然是团圆节,但兄弟表达了其他无可奈何的心情。 第二天,苏辙告别了哥哥,苏轼悲苦交加,写下了一首表达对弟弟遗憾的诗文。

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苏辙在《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中说:“自信老兄怜惜弱小的弟弟,天下良朋少吗?” 这是苏辙写给哥哥苏轼的一首诗,讲的是兄弟俩的深厚情谊,从小一起学习,哥哥照顾自己,很体贴。 这份情谊从小到大,从未改变过。

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人虽然相差不到三岁,但性格却大不相同。 苏轼先天性格比较活泼、顽强、勇敢,而苏轼相对敦厚、温柔、内敛多,兄弟俩和谐相处,性格互补。 兄弟的兴趣也不同。 苏轼喜欢书画,喜欢收藏珍品,充满了蓬勃的热情。 苏辙对这些不太感兴趣,只是看哥哥的收藏,并不热衷于这条路。 苏轼喜欢到处玩水,奇妙美丽的风景总是去看,很感兴趣。 苏辙有时会跟着去,但不像哥哥那么兴奋。 也有讨厌跟着哥哥去的时候。 苏轼只能一个人参观。

苏轼、苏辙兄弟两人学问初出茅庐,就在这个时候,张方平来到成都担任地方官。 于是苏洵带着两个儿子拿着文章去谒见。 据《瑞贵堂暇录》报道,张方平打算推荐兄弟俩进京参加府考,出了几个问题考他们。 苏轼、苏辙拿到题目后,开始集中精力思考。 苏辙对第一个题目有些怀疑,于是偷偷向哥哥表示。 苏轼一声不响,只是把毛笔倒过来,用钢笔在桌上敲了一下。 意思是“管注”。 苏辙顿时明白了。 看了第二个问题,苏辙也不知道出处,于是向哥哥打了个手势。 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 苏轼还没说话,就直接用钢笔擦掉了第二题。 兄弟俩交卷后交给张方平。 张方平看完之后,很高兴。 第二题本来就没有出处,他只是用这样的方法测试苏家兄弟俩的应变能力。 张方平高兴地对苏洵说。 “你的两个儿子是天才。 老板更聪明更可爱,但老二更老,将来的成就可能会超过老板。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嘉佑六年(1061 ) 11月,苏轼赴任凤翔(今陕西凤翔)签字。 弟弟苏辙被送走在一起,兄弟俩手足无措,依依不舍。 经过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东) )时,苏辙想起了去北京经过渑池时的情景,写下了以下《怀渑池寄子瞻兄》首诗。 当时,苏轼、苏轼第一次进京参加考试,路途遥远,人困马乏。 后来,马死了,只好骑上驴。 路过河南渑池,兄弟俩在老僧奉闲借宿,在墙上写诗。 现在,再次经过这里,奉闲已经很寂寞了。 墙上的诗也没有了。 回想当时感慨万千。 苏辙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告别。 当初我们冒着雪路过这里,现在又路过了,骑着马回头也在屋脊地里巡游。 我觉得家哥哥已经越过了嵇西古道。 那一年,和父亲和哥哥的宿坊共享墙壁诗。 我想兄弟一定一个人在寂寞的旅行,迷路时只听到马的嘶叫。

苏轼写下和作《和子由渑池怀旧》,在诗中写道:“人生在哪里知道什么? 应该像飞鸿一样踩泥。 在泥地上偶然留下了手指指甲,鸿渐飞了。 “写人生的漂流,就像鸟在雪地上一样,偶然留下了手指甲的痕迹,但鸟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后来,“雪泥鸿爪”也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感慨人生的漂流。 苏轼还记得上次经过这里的路的艰辛吗? 如今物是人非,令人感慨,万事漂流,人生苦短。 诗写得真实,不用典据,词句平淡,但真挚感人。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元丰二年(1079 ),“乌台诗案”发生,苏轼被关进御史台监狱。 苏辙被神宗皇帝疏远,表示愿意免去自己的官职,以赎罪苏轼。

狱中,苏轼以为自己被判死罪,内心感慨万千,写了两首决别诗《狱中寄子由》。 其中之一是“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下了来世、未来、永恒的原因”。 感慨自己的功名没有成就,必须告别这个世界。 留给弟弟的是无尽的悲伤和疲惫。 结束时,苏轼被降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苏辙也被降为郝州(今山东东平)盐酒税官。

随着政局的变化,元祐元年(1086 )九月,苏轼担任翰林学士的知制谶。 元祐七年(1092年),苏辙官拜见门下侍郎,担任副宰相。 这是兄弟俩一生中担任最高职务的时期。

但激烈的党争,再次贬低了苏家兄弟。 苏轼于1094年被降为筠州(今江西高安),苏轼被降为惠州(今广东惠州)。 不久苏辙又回到雷州(今广东雷州),苏轼又回到儋州(今海南儋州)。

去荒凉湿热之地,会万劫不复。 幸运的是,兄弟俩还能同行。 兄弟俩一生中经历了多次离别,总是互相安慰,对未来充满期待。 但这次不同,两个人饱经风霜,已经年老体衰。 他们隐约预感到这次可能会决裂。 苏辙意气风发,《次韵子瞻过海》年对哥哥说:“瞬间千佛土,相期自驾游。” 意思是在天上再聚。 讽刺的是,两人果然再也没能在这个世界上见面了。 建中靖国元(1101 )年,苏轼死于常州。 苏轼死前最担心的是弟弟的儿子由,托朋友给弟弟做了墓志铭。 苏辙听到消息后,更加痛苦,自己做不到。 “孩子为了我的哥哥铭忍气吞声! ”。

苏辙动情地写道:“手足之爱,终身一人”,与乌台诗案中苏轼的《与君世世为兄弟,结来世未来千古之因》如出一辙。

苏轼葬于河南郓城县。 政和二年(1112 ),苏辙逝世。 临终之际,苏辙特意告诉后人,将他的骨灰安放在他哥哥苏轼的墓旁。 时至今日,三苏坟(后苏洵衣冠冢也在此)仍矗立在河南邛县小峨眉山的苍翠绿枝间,默默诉说着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谊之深。 ((兴波) ) ) ) ) )。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兄弟感情的经典语句
声明:九心理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caozl@nbrj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