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容易欺骗吗
有回避型依恋的人不一定容易欺骗。
回避型依恋主要是通过回避来减少亲密关系中的压力。他们通常很难信任和依赖他人,因此他们可能会避免建立亲密关系。然而,一旦他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们通常会非常忠诚和认真,不会轻易欺骗。
但是,如果回避型依恋的人在建立亲密关系后,发现伴侣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感到被忽视,他们可能会感到不满和孤独,从而可能导致出轨。此外,如果他们的伴侣没有足够重视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他们可能会感到被忽视和不被理解,这也可能导致出轨。
因此,与回避型依恋人群建立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和依赖。如果伴侣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回避型依恋的人通常会非常忠诚和认真,不会轻易出轨。
九型人格9号容易出轨吗不会,9号他们求稳,还比较稳,怕变化怕不稳。你吓唬他不要出轨,出轨了怎么办,然后用别的渠道把子弹打光,就可以稳定的度过10个月。
凭良心回答,认真分析,制定可行方案,求分!
偏执型人格出轨的表现
有这些偏执型人格出轨的表现。情绪上易怒,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和驱动力,性格上常表现为外向攻击、鲁莽和盲目。有一种冲动的动机,可以说是潜意识的,也可以说是无意识的。行为动作是反复无常的,动作前有强烈的紧张感,动作后有快感、满足感或放松感。他们没有真正的自责、自卑或内疚的偏执人格,自命不凡,高估自己的能力,习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同时又自卑。他们总是对别人要求太多,却从不相信自己的动机和愿望。他们认为别人居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情况,容易出问题。
出轨和性格有关吗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男女都一样,每个人都可能出轨。表面上是爱着别人,实际上只是爱着自己的影子人格。
所谓影子人格,就是你人格中被压抑的部分。爱上一个人的本质是潜意识在寻找被压抑的自我。
爱来自于
寻找另一半的自我
——影子人格心理学认为,恋人之间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是追求完整的自我。根据荣格的理论,每个人都有显性和隐性(或影子)人格。除了外显人格,任何人都有一个刚好相反,藏在心里的影子人格。比如,一个老实人有浪漫多情的一面,一个阳光乐观的女孩很可能内心悲观悲伤。
于是,当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遇到一个活泼的人,他的黑影人格就像看到了太阳,感到无比的快乐,被束缚的心终于解放了。性吸引其实是显性人格和隐性人格相互吸引、相互补充的过程。
比如文章为什么会爱上比自己大8岁的马伊俐?马伊俐严谨、理性、大气、节俭。童年的贫困让她早早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一个过早懂事的女孩其实也希望自己可以任性放纵,但是她做不到。
而且文章从小叛逆。叛逆的孩子一般成长在父母管教严格,不理解他感受的家庭。长大后,他们有了情感的积压。长大后,他们对人缺乏安全感,容易暴躁。他们倾向于以征服而不是友好的方式与人打交道。文章就是这样一个咄咄逼人的人。他有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所以其实他渴望有成熟稳重的一面。
于是文章和马伊琍一开始就会互相吸引,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隐藏的个性,找到自己的完整。文章在马伊俐面前很好,对她很顺从。她也被称为马司令,因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需要一个权威的引导。
所以我们每一段长期的感情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影子人格的成长。恋爱中的另一半其实是你的影子人格,被压抑的另一半,我们在彼此的融合中体验着一个完整的自己。这个过程也叫追求完整的自我。
出身的家庭书写了我们的人生剧本?
如果人生没有剧本,为什么有的人在感情中多次失败,就这样来来去去?如果人生有剧本,是谁写的?
答案是我们的出身家庭。
有句话说,两个人的亲密关系就像在黑暗的房间里跳高难度的探戈。双方都希望跳得漂亮,给对方足够的支持。但是在这个黑暗的房间里,很难谈论它。一不小心踩到了对方的脚。本想打个漂亮的旋转,却让对方摔了个头破血流,心生怨恨。我们必须打开头顶上的灯,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彼此的舞步。
这盏灯是我们的出身家庭,是我们父母的家。这个舞步是我们的个性,是我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我们生活中很多神经质的地方,或者亲密关系中打结的心,都和出身家庭有关。
为什么出身家庭对我们的性格和亲密关系有这么大的影响?这和我们大脑的发育有关。科学证明,人际关系可以影响我们大脑结构的发育,而影响最大的是,在三岁之前,大脑在生命的前三年就开始建立大脑连接,并经过适度修剪。
如果父母懂得照顾和陪伴孩子,体谅孩子的情绪,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那么孩子的脑细胞就能建立足够的联系,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信任和依赖他人,不怕被依赖;相反,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情绪,粗暴地对待他的需求,他的大脑就无法建立正常的联系,就可能发展出一些不健康的性格:比如,他倾向于用事物和事物代替人际间的情感交流;过于敏感,容易受伤,对亲密对象又爱又恨的焦虑;还有一种障碍是渴望爱,却又害怕爱,无法信任别人。
比如一个人,从小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被粗暴拒绝,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约束,发展出独立的人格,同时也不习惯向别人索取。但其实他的内心是很渴望的,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他会需要另一半来填补他的欲望,他必须关心和付出很多来安抚他干枯的心。同时,这样一个缺乏爱的人也不具备爱的能力。所以他的另一半会觉得很累,付出太多得不到爱的回应,久而久之就会枯竭。
情感危机出现在其中一个人的影子人格成长之后
为什么两个人相识一次,相爱到很晚,最后却各方面都无法包容对方,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对很有魅力的情侣是如何陷入危机的?
对不忠的一个心理学解释是,婚姻中的人如果缺少什么,就会去外面寻找。原本被压抑成隐性人格的那部分,在爱情的滋养下逐渐成长,得到满足后,人就会开始想做自己。以马文为例。随着事业的收获,文章的隐性人格比马姨成长的更快,他开始想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男人。他想给予和保护他的家庭和他的女人。
而马伊利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他们的相处模式还是老样子,马当家,开始让文章有束缚感。像小树一样,幼苗需要用木棍支撑,用铁丝加固。随着它的长大,树干变粗,原来的钢丝变紧,甚至拉入树皮。小树感到疼痛。如果它想长大,就必须摆脱它。
很多婚姻结束往往都是这样。双方成长不同步,心理动机不一样,需求不一样。然后,他们相处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吵架。如果马伊俐和文章一起长大,马就会改变和文章相处的方式。
就像很多出轨的人一样,看起来是性格问题,其实是性格问题。比如一个人同时面临A和B的困境,得到A,他觉得好像B更合适;我选了B,但是我一直记得A,这也是因为他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需求,所以如果A和B同时有他喜欢的性格部分,他们会被吸引,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没有选择。
专家意见
重写人生的剧本——只有靠你自己
虽然过去的出身家庭造成的伤害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为爱情点亮一盏灯,两个恋人可以探索自己的出身家庭模式,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舞步。哪怕只有一方努力,也还是有用的,因为当一方改变舞步,懂得迁就另一方时,另一方自然会感受到,并做出相应的改变,让双方走出这段感情的僵局。
1.为爱点亮一盏灯,关键是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看问题。
以前我们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形成的经验被冷冻在脑子里,没有经过加工。现在我们虽然长大了,但其实都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去做事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们觉得被误解,被忽视,甚至被抛弃,但是当我们看到父母也有一个内在的孩子,这个孩子也在问,我可爱吗?我有用吗?我们会更加理解和珍惜他们。
往往,当我们感受不到爱,并不代表对方不爱我们;即使我们觉得受到了伤害,也不代表对方想故意伤害我们。
2.放弃改造对方,而是扩大你的影子人格
看你们的关系。你是在你最美的恋爱期还是你这么讨厌的磨合期?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与其寻求被爱,不如增加自己爱的能力。改善恋爱关系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弃让对方完美的幻想,专注于自己显性和隐性人格的成长,拓展自己的影子人格。一个能真正爱自己伴侣的人,一定是一个独立的人,内心有足够的力量去爱。因为爱是付出,不是索取,需要内心足够成熟,足够接纳自己。
德国著名情感治疗师玛丽亚·祖霍斯特(Maria Zurhorst)曾说过,爱自己,嫁给任何人。爱自己的人懂得提升自己的人格,让自己没有抑郁和缺失,也不需要在别人身上寻找补偿,让自己拨开云雾,给自己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当爱情触礁时,交流就在顶端
当两个人成长不同步,比如你长大了,对方还在原地,你该怎么办?
首先要尊重分离焦虑,接受对方在分离焦虑中的痛苦感受。然后好好谈一谈,比如说我们都很佩服对方什么,我们现在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对方如何对待自己,我们理想的相处模式,这样一下子就可以分手重组了。通过这些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对方的愿望,并努力帮助对方成长。
比如一对恋人,以前男友像父亲一样宠着女友,像父亲一样给她无条件的爱和权威的指导。在女朋友长大之前,她需要父亲,享受他的关心和权威。但当她内心的孩子长大后,男友的权威会压倒她,她开始想要挣脱,寻找独立的自己。男朋友不改方式,矛盾开始了。这时候女朋友要学会反过来滋养他内心的孩子,给他他需要的,让他内心的孩子成长,让爱的能量流动起来,爱情才不会搁浅。
张小娴说,在错误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叹息。这大概就是我说的。在一起是因为相爱,分开是因为没熬过磨合期。也许能成为对的人,却因为彼此缺乏深入了解而分道扬镳。
面对感情,不要轻易牵手,更不要轻易放手。理智的思考,清楚的认识对方,真正的和解无望,再决定要不要分开,这样我们都不会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