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说过这句话,但现在不说了。 因为我渐渐意识到了它的“伤害性”。
而这种“伤害”其实源自父母自己,是我们背后的一些“自以为是”的想法在决定着。只有先看见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家长百问百答#01
对孩子的“伤害”
想想看。 如果有人对你说这句话,你是什么感觉?
可能是被责怪,被否定和挫败感。
首先,对方认为你没有把一件事做好。 这本身就是对你否定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挫败感。
另外,最终没有满足别人的需求,所以对方用责备的语气。 而当你往往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很急躁,在破坏孩子情绪的同时,也在削弱孩子的内驱力。
02
源头在自己
这个故事你可能会脱口而出,或者习惯。 因为你那时的心情直接决定了。
什么感受?第一个是不满。 以为自己有努力,牺牲了时间和精力,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第二,无能为力,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你的目标。
第三,愤怒是孩子的问题导致了现在的结果,你责备孩子,无形中把责任推给孩子。 你"有外因"
这些心情很能理解,很普通。 但请参阅其实根源问题往往都在于我们自己
很简单。 感情ABC——我们自己的想法引起了我们对一件事的态度。
什么想法?背后有两点。 也许我们需要知道。
03
两条内在想法
第一,“你认为跟孩子说过几遍,孩子就应该学会!”
老实说,我以前是这个想法。
我们认为是一个东西,孩子应该两三次学习,事情来了,孩子不像你想的那样的时候,你会烦躁,会愤慨!
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其实并不是。
有些事情可以一次教两次孩子,有些事情可以教一两次,甚至更多。
说实话,这里面其实不仅仅是孩子的学力问题,还有很多父母“怎么教”的问题。
我现在想法变了,教孩子什么的时候,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起底10遍10如果还没有教,请参阅通常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自己教的方式的问题
优点:拥有这样的心态,就不会烦躁和生气,成为“内因”。
第二,“已经说过很多遍,孩子就应该做到!”
其实也不是。就像我遇到的很多父母一样,很多人都告诉她。 “不要批评孩子”。 她自己也很清楚,做好了吗? 没有。
同样很多人说“要多夸奖孩子”。 父母也知道,做好了吗? 没有。
应该也有很多人对我说“多运动,多读书”吧。 但是,做好了吗? 不,没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请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做得到。 另外,人还是孩子吧。
因为与“怎样才能做到”相关的要素很多,在这里无法一一说明,但我认为有两个核心点。
第一,要么你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因为只有“对症下药“,方能有效。就像很多人希望孩子控制手机,但解决办法就是不断跟孩子说“你要少看点手机,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或者粗暴点的就是“收手机、断网”,那我几乎可以断定,孩子很难听进去。因为问题虽体现在行为上,原因却是在心理能量上。第二,要么你说话的角度需要调整你的表现不适合孩子。 很多父母只是讲道理。 即使你说得对,孩子也不听。
我早就告诉你了,永远不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这句话,你做到了吗? o(_) o哈哈~
看到“我早就告诉过你”背后的心理,然后再向内寻找原因,看到自己,这是已经在善待孩子和间接地改变孩子。
/END /
原创|一点老师
实用的教育心理学家,两个孩子的父亲,喜欢看本质,喜欢说系统,力求实效。 关注,一起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