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通关「羊了个羊」
成为羊群中的一只羊
这是今年最无厘头的集体目标
《三羊尊》故宮博物院/蔵
有没有想过你可能真的是羊
或者说在我们中国人的身体里
住着一只小老羊的灵魂
入冬喝羊汤补身,符合中医理念,羊肉性温,补气养血,疯狂摄入性凉的大闸蟹之后,正需要一碗羊汤驱驱寒
在中国历史上,吃羊的故事比吃猪肉有趣多了。
唐代趙福《羊图》
01.
猪比不过羊,魏晋就开始了
魏晋南北朝作为重要的民族融合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开始南移,羊肉开始代替猪肉。
02.
皇室痴迷羊肉,武则天叫它“珍郎”
太宗长子李承干崇尚突厥风俗,亲手用菜刀切下煮好的羊肉大口咀嚼。
武则天狂热地爱着羊肉为“珍郎”的“冷修羊”。
唐肃宗做太子的时候,和唐玄宗一起分吃羊腿肉。
03.
佛教居士无法拒绝羊肉
《太平广记》记载佛教徒姚待。 周围的人呼吁杀了羊去吃,他也受不了。
04.
南方冬夜的夜宵也不缺羊肉
据《太平广记》记载,一个冬夜,神父们吃着羊肉喝酒,享受着美事。 这时,常住道观的秀才们自告奋勇去买肉,最后带着成熟的羊腿回来了。
05.
吃多了羊肉,会被羊神警告
果然如《太平广记》所述,一个人吃了太多羊头,羊神要警告他,叫他停止吃羊头。
06.
能吃上羊肉,代表你成功了
宋代有句俗语:“苏文熟,吃羊肉; 苏文生,吃菜煲”读三苏文章,能升官发财,就能吃羊肉。
苏轼自己是“十年京国厌肥羜”,在京城吃了十年羊羔肉。
07.
唐宋元明清,羊肉成为了皇室专用
北宋宫廷一年的御厨可以用434463斤羊肉,而猪肉只有4131斤。
宋仁宗希望半夜烤羊肉,还不敢索取。 主要是把下面的人半夜吃羊肉当成日常规定,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实皇室一年可以消费14000-100000只羊。
08.
因为明朝宫廷吃太多羊肉
有人认为朱元璋是回族
魏晋开始,羊肉的消费超过猪肉,直到明后期猪肉才占主流。
明代宫廷称皇帝皇后的饮食为“烨龙炙凤”。 龙肉是牡羊肉。 朱元璋推荐节俭饮食,但亲王、王妃仍然有每天吃一斤羊肉的标准。
20世纪90年代,有人认为朱元璋吃羊肉避开猪肉是因为他是回族,这是不正确的。
元代孟頫《二羊图》
为什么一定要通关「羊了个羊」?
因为这是羊肉好吃啊!
善
美
祥
義
羡
翔
馐
这些词的共同点是? 有“羊”字,这些字有吉祥美好的寓意。
《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考工记》中说:羊,善也古人说:“羊大为美
与猪和牛相比,羊的存在感稍差,但不妨碍羊在各种俗语和故事中出现。
清代粤(《三羊开泰》
01.
牛食如浇,羊食如烧
放羊跑破鞋低板
牛走十里倒,羊走十里饱
这意味着牛吃草不伤根,牛的唾液中含有丰富的酶类,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羊喜欢啃植物的根,被羊吃掉的植物很难迅速生长。
另一方面,由于放羊需要不断迁移草场,蒙古族人需要终年在迁移的蒙古包里生活。
02.
犬独处,羊群居。
《说文羊部》曰“羣,自羊君之声”,群字与羊的特性有关。
在明末清初的《醒世姻缘传》年,“人就是这样的羊性。 只要你说一个就好,大家都说好”,是人性和羊性的共同点——顺从性。
03.
羊羹壶餐,一招亡国
中山国大臣司马子期因吃不到中山国君的羊羹而怀恨在心,力劝楚国攻打中山国,最终导致中山国的灭亡。
04.
杀牛不行,杀羊可以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梁惠王祭钟时,看到牛无罪却被宰杀,感到恩典,下令把牛换成羊。
结果是一样的,虽然动物有时会牺牲,但孟子称赞梁惠王的仁善(请参阅)。
05.
苏武牧羊,驱羊旧节
苏武奉命与匈奴求和,但在匈奴单于威压利投降苏武,苏武宁死不屈,在大雪中嚼雪吞毡,有节养羊,不投降,直到十九年后汉昭帝即位才回国。
06.
鸟道羊肠,看透人生
宋代、「世間休説路行難、鳥道羊腸間、珍重苎添畔水、汝帰沧海我帰山」倭偈。
世上人觉得欲望的羁绊太多,前路漫长而艰难,但一旦顿悟超脱,一切就在那里。
07.
拆分「羲」字,羊为首
仔细看“伏羲”字,可分为人、狗、羊、禾、兮、戈。
狗、羊、戈是游牧文化、农业文化的特征,兮兮是祭祀时的香火,戈是生产生活狩猎防御的工具。
08.
三羊开泰、大吉羊
纹饰雕塑的羊元素
汉代的肖像石上画有1~3个羊头,表示吉祥,汉代的铜器上还写着“大吉羊”。
三阳(羊)开泰是冬至为一阳生,十二月为二阳生,正月为三阳开泰。
广州羊城的别名,也来源于五羊传说。
1901年吉羊喜慶封
为什么一定要通关「羊了个羊」?
因为要吉羊啊!
参考文献:1. 《唐代北方羊肉饮食探微》
2. 《宋代肉食品消费研究》
3. 《明代官方牧羊制度探析》
4. 《生肖吉羊语意与图境研究》
5. 《文物中的羊纹装饰艺术研究》
撰文:古一翻审稿:初恋、大力
图:除特殊备注外,图片来自苏富比官网,其他图片来自图片网、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