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住在鄂西南山区的土家族木匠。 我的家乡属于高山地区,气候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 山峦起伏,雨水丰沛,小溪潺潺,土地肥沃,植被丰富,是我们土家族世世代代生活的风水宝地。
我是山田。 请你们叫我老田。 在我们土家族的日常生活中,木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
土家族我们土家族木匠有着祖上留下来的特殊的收徒方式 、传艺方式,我们做木工的工具、技艺、工作方式都和你们汉人有一定的区别,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带着我们自己独有的信仰和禁忌。虽然在现代社会,我们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迁,但还是有我们独有的特色。下面我就和你们这些木家人中的新木匠们唠一唠。一、收徒方式在土家族里,木匠师傅收徒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学徒与师傅要有亲属关系。直系血亲最好,旁系血亲关系也可以,姻亲基本上不多,但也不是没有。二是要学艺的徒弟人品一定要好,要忠诚 、有耐心、 能吃苦 。以前我们收徒弟,有一套繁琐的手续。当然现在是改革年代,我们今天的木匠师傅招收徒弟时,不再举行繁琐的收徒仪式,只是在徒弟艺成出师时,才会去举办一场"出师酒 "。所谓的"出师酒 ",就是由师傅出面,召集自己的所有徒弟来到师傅家里,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吃饭,一边由师傅向弟子介绍即将出师的师弟, 并请大家今后多多关照。这时徒弟要向师父敬一碗酒,表明从今天开始正式艺成出师 ,可以单独出去承揽木匠活了。土家吊脚楼徒弟成了徒弟之后,逢年过节都要去看望师傅,在师傅家坐坐。 平时小节日不用准备礼品,但过年第一天一定要准备猪脚、五斤糌粑、八斤白酒三种礼品,向师父低头拜年,大声向师父拜年,享年:岁。 这就是传统的拜年礼。
我爹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老木匠,我是跟我爹学木匠手艺的。在我小时侯,跟我爹学木匠的人很多,都是我们家里的亲戚。学木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机灵的小伙子,也要学三年甚至三年以上,所以有"三年不出师"之说。现 代社会中,有些徒弟学艺时间很短,甚至学习半年就出师,这样的木匠在我眼里,根本不能称为"木匠",最多只能叫做"木工"。当然,现代木匠有了机械化工具,做起活路来非常方便,但是半年的时间仍不足以让一个门外汉精通木匠行当的技术,我对这点是有看法的。不过现在的社会是个快节奏的社会,这不是我能改变的。二、传统木匠的从业方式社会的变化引起人们的需求变化,进而导致我们土家族地区木匠行业领域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传统的土家族地区,房子是干栏式的,人们嫁闺女、置寿材都需要我们这样的老木匠。但是在今天这个社会,大部分木匠并不精通这些传统手艺,很多木匠只热衷从事装饰房屋工作,成了"装饰木匠",还有一些木匠变成了以销售现代新式家具为主的假木匠。我们年轻的时候,木匠还是很吃香的,都是别人来我家请我去做工。但是今天这样可就不行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买那些好看的家具,我们木匠的活路也越来越少,要是像从前一样坐在家里,是接不到活的。所以我们也要顺应形势,变被动揽活为主动揽活,要么主动出击,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相关的木工活做,要么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去做相关的木匠活。从前的木匠工具很多,分类也很细。我的木匠家伙什就有40余种 ,包括尺类 、刨类 、锉类、钻类 、锯类、砍削类 、打压类等几大类工具。像我们这样的老木匠,必须借助传统工具才能进行一些精细木工活路的操作,而且我们手工制作出来的活计,绝对比现代机器制作的要坚固耐用。但是传统木匠的工具也有缺点,用起来比较费体力,效率也不如机械。现代年轻的木工,工具比我们少多了,干活时以电力驱动的复合化工具为主,效率是比我们高,但传统技艺的传承成了个大问题。我给你们举个例子。传统的木匠技艺中,最复杂和典型的"榫卯"技术 、 雕花技术以及把多片木板连接成一整片的串带技术,现在很多年轻木匠都不会了,都慢慢消失了;传统的木匠技术也发生了大变化 ,我们当年的"倒边走线为主 , 穿边对角为辅"技术,年轻木匠们没几个会的了。还有,现在的木匠是用直尺与软尺来操作 ,在画角的时候借助修边机去画,传统的六方尺 、规尺 、夹尺、靠尺、搬角尺 、墨斗等尺类工具都不再使用了。现在推平木料都是用磨光机与砂边打磨机操作 ,传统的钻类与砍削类工具都逐渐消失了。现在木匠使用的工具都是复合工具 , 木工机就是铰钻、推刨、夹口刨、锯子、墨斗等工具的综合 ,同时兼有尺类、刨类 、锉类 、钻类、锯类 等传统工具的功能,借用电力操作。现代的木匠有了机械,都不愿意去学习、钻研了,因为机械让木匠术则变简单了。三、土家人的木匠文化传统的土家族地区。手艺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学艺先学法" 。"法"是指木匠在学艺前、学艺过程中以及在他们出师后都要尊崇的行业规矩, 包括对鲁班师傅的尊崇 、掌握一定的 "安启"知识以及做工中的一些禁忌习俗。各行各业的民间手艺人 ,对自己的祖师爷都十分崇敬 。我们土家族木匠把鲁班当作祖师爷去崇拜,祈求在做活的时候,能得到祖师爷的保佑。过去我们土家族人在建造木结构房子的时候,必须要举行"上梁 "仪式。在举行 "上梁"仪式的那一天,掌墨师傅拿着自己的斧头,站在房屋的中柱旁边,在中柱上一边画 "井 "字符号,一边念口诀,表示新房落成,主家大吉大利 。过去我们土家木匠在开工前,要举行一种"安启"仪式,这是一种信仰,是以程式化的方式与超自然力量进行联系、沟通。 "安"是指木匠为了防止自己在做工过程中对周围的动物 、人等造成不必要的惊吓;而施用的一种只有木匠本人才懂得的仪式。能把动物、人安定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以免他们受到伤害。具体做法是在踏入主人家房屋的时候。用斧头在马帮上画 "井"字符号,边画符号边念口诀。过去,木匠不懂 "安启"是不能开工的。今天的土家族地区,木匠的"安启"仪式逐渐形消亡了,我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四、土家族民间圆木器具及其造型特点我的家乡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型气候,海拔高度在 米至 米之间。这里沟壑纵横,山高林密,木材资源很是丰富。所以我们土家人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习惯使用木制器具。以圆木器具为例,涉及饮食的有水桶、水缸、水瓢、端桶、饭桶、蒸笼、锅 盖、米桶、措瓢等; 涉及生活起居的有脸盆、脚盆、 尿桶、潲水桶、猪食桶、腰子桶、坐桶、围桶、火桶 等; 涉及生产的有粪桶、粪当、粪缸、粪车、蜂桶、黄 桶、谷桶和其他大中型木桶等。连喂猪用的"猪食桶"都是木制的。猪食桶猪食桶是山里人家家户户必备的常用器具。土家族农村习惯用传统的方法饲养本地品种的黑猪,俗称"萝卜猪"。这种黑猪具有体型矮小、抗病力强,肉质细嫩;但是这种猪生长缓慢,喜欢吃熟食。土家人一般在灶坊或火塘上架起三脚架煮猪食,猪食煮好后要用猪食桶提到猪圈去喂猪。为了便于木瓢舀取猪食,桶口必须留有较宽的空间,于是民间木匠在猪食桶的结构上,采用了单边提梁的设计。提梁的选材要恰 到好处地利用长有一枝树桠的杉木加工,把树桠留在提梁板材上,形成一个天然的手柄。这样既 解决了单边提梁的手柄设计问题,又让手柄牢固 地与提梁嵌合在一起,避免了人工安装手柄容易 脱落的问题。它巧妙利用了材料的自然特性,起到意趣天成的效果。“坐桶”是土家族特殊的圆木制家具,主要为老人坐在火塘前而设计。 我们这里冬春季节很冷。 火塘是土家族家庭活动的中心,人们在火塘煮饭、炒菜、煮猪扒、烤培根,晚上一家人围着火塘烤火、聊天。
土家族对老人特别尊敬,火塘上最好的位置要留给家中最年长的老人,在这里摆上一个舒适的"坐桶"。坐桶实际上是一个集坐、烤火和防风寒功能为一体的座椅,从外形来看,坐桶是从一个整体圆形木桶中切割出来的桶形结构,上部直径略大,下部直径略小,分为坐面、扶手和靠背三个部分。 坐桶坐面是坐桶的主要部位,高约 厘米,人坐在上面小腿向前伸展时,膝关节正好可以平放,坐面上嵌有一个厚实的用稻草扎成的草墩,柔软度适中,既可以起到坐垫的作用,又具有一定 的透气性。扶手位于两侧,高约 厘米,老人就坐起身时,可按住扶手把身体协助站立。靠背上大下小,利于坐者适当后仰,以缓解腰部的承受力。土家人喜欢住吊脚楼,房屋的封闭性较差,这时坐桶的靠背就起到了遮挡风寒的作用,保护老人免受风寒的侵袭。五、土家木匠的行规我们土家的木匠虽然没有什么行业协会,但祖师爷传下来很多行规。比如同行工匠不准抢夺对方活路,就是一个要严格遵守的规矩。我们每个木工各有自己固定的活动范围, 在一定地盘内 , 禁止外来工匠擅自闯入,否则, 会遭受同行暗中排挤 。外地木匠来做活之前,如果事先登门拜见了本地师傅 ,那么本地木匠就不能暗中对外地木匠进行捣乱 ,要不然就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土家族地区木匠中间还存在着不做其他木匠未完工的活路的规矩 。如果一木匠在工作中途终止自己正 在做的的木工活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其他的木匠都不能再从事该项工作,以免引起木匠之间的冲突 。还有一个木匠师傅的徒弟,自始至终只能跟从师父一个人学习木匠技艺,再也不能去别的师傅处学艺。 土家族的木匠在修建房屋的时候,因为需要与多个木匠协同做工, 会形成一个非正式的 群体结构。这个群体领导者是掌墨师,他负责在所有的木柱与木枋上面画墨线,协调好所有木匠与自己徒弟的工作关系,安排好每个人的工作内容。掌墨师与其他的木匠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他们之间不存在阶层之别 、上下之分 。 六、土家族木匠的未来以前我们土家族木匠做工的地域范围圈非常狭窄 ,仅仅局限于自己熟悉的地方,业务范围也仅限于传统的木工业务 ,没有从其他方面对自己的工作地域与业务范围进行更大范围的挖掘与拓展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们土家族的木匠面对外来的新式材料 、复合工具以及新式技艺的冲击,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地学习和吸收,顺应这种变化 。新一代的土家族年轻木匠,在学习借鉴中改进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样式,使自己的产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式木匠现代社会人口自由流动,土家族木匠在与外国木匠共同工作中,积极引进外国木匠的先进技术,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传统技艺中,创新发展了土家族木匠的传统技艺。
过去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以及历史传统的惯性,土家族传统文化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 随着社会的开放,土家族地区的文化环境也发生了极其明显的变化,由文化封闭转向文化开放。
传统工具传统的土家族社会,需求比较单一。土家木匠只需满足土家人的日常所需便可,社会上对木匠的要求也非常简单。相对来说,木匠师傅制作的产品样式固定,创新程度非常低。随着社会的开放,我们土家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选择也越来越多样。他们不仅要求木匠能够制造出实用性物品,还要求能制造出有艺术欣赏性的物品,能制造出迎合当前大众需要的产品。这就需要我们新一代土家木匠把现代技术与传统的木匠技艺更好地结合,顺应社会多元化的变化。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土家族新一代木匠尽快地调整自己,快速地跟上社会需求变化的步调,并迎合这种多元化。总之,我们新一代的土家木匠要想吃这碗饭,就必须有所创新,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我对你们年轻一代的要求,你们一定要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