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生自残、自杀事件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又开始频发。 作为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此很担心,所以分享辅导案例,抛砖引玉,让大家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如何帮助他们。 因为涉及隐私,所以省略了家庭的情况,个别部分进行了处理。 #情感写作能手# #心理健康#
(一)案例呈现
1、第二次自残:上自习课,来访者低头拾起掉在地上的钢笔,她身后左侧隔着通道的一名男子向她的头发吐口水,引起矛盾。
拜访时,对方觉得没有马上向她道歉,拿了卫生纸给她,自己擦干净了,但还是生气了,兴奋了,用笔尖划伤了手腕。 旁边的同学安慰说包括那个男孩在内只是一件小事,让她不要在意。 她觉得自己的心情被大家无视了,心里更不舒服了; 幸运的是,还有同学说你怎么不用刀。 她更生气了。
用力伤害自己的时候,她说当时心情很好,心里没那么难受。 咨询时,她自己还以为这件事现在过去了,后来该男子告诉她不是故意的,向她道歉,说她原谅了对方。 所以自己觉得什么都没有。 心理咨询师在调查她的伤势时发现,她以前曾被刀伤过同一前臂,刀伤的旧痕和笔尖的新痕错杂在一起。 他自述这次是第二次像这样自我毁灭。 上次纪律委员冤枉了她上课的话,所以用刀伤了她。
第三次自残:上午上课脱鞋离队,全班走访一圈才到队。 朋友认为不应该离队,在队伍里要把鞋穿好; 跳绳的时候,因为没有吃早饭,所以力不从心,鞋太松了,上了年纪掉了下来,所以慢慢地跳了起来。 朋友要她下次不要再穿那双容易掉下来的鞋来,说跳绳很难看。 她和好朋友发生了争执,觉得好朋友不应该这么说。 第三节自习课被纪律委员批评躺在座位上,朋友故意说她上课睡觉,她受了委屈,很生气,又用削笔刮伤了自己前臂的皮肤。
(二)原因分析
1、从英国心理专家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角度分析:来访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属于非安全型依恋关系。
亲子之间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相信自己被爱,有能力。 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想探索世界。 积极与他人交往,建立友谊,寻求帮助。 遇到挫折和困难也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恰恰相反。
这个盒子一出生就寄养在邻居家,平时很难看到父母。 即使长大了,父母也各忙各的,很难及时关注她的需求。 她长期不吃早饭和晚饭,多次自残事件,但父母并不在意。 即使关注,也没在意。 孩子的谎言很容易蒙混过去。
在家庭里,哥哥更受重视。 无视女孩子的心情是理所当然的。 在一个家庭里,女孩连自己的房间都不在。 即使哥哥不在家,那个房间也被他留下了。 哥哥回来后,妹妹要做地铺,但并不是哥哥做地铺。 甚至宠物狗的待遇都比她好。 女儿要想在家里有存在感,就必须通过做家务得到父母的报酬和肯定。
手臂受伤、面对母亲的询问、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自然会从母亲那里寻求支持和帮助。 访问决定撒谎掩盖事实。 这些信息让我觉得,在她的世界里,自己不被爱,没有能力,我不重要,我不被尊重,我也不被支持。 我的意志,想有独立的空间,妈妈说不行,这个意志不能实现; 是我的。 妈妈说在卧室里也必须给她。 这样的孩子,在她在人间遇到困难时,不是积极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就是哪儿也去不了。 她有对别人的愤怒,但不能发给别人。 只能发给自己。 这种情况,让她再次深深地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她的自残既是对别人的愤怒,也是对自己没有能力的攻击。
2、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认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诱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受此事件影响的个体对其不正确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错误信念(b )直接造成的。 错误的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在多起自残事件中,别人对她不尊重的行为、对她的批评和误解只会诱发事件,来访引起激烈感情和自残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她的不合理信念。 她觉得对方不小心往自己头上吐了口水,必须口头道歉是对自己的尊敬。 对方只是拿卫生纸把她擦干净,不是对她的尊敬。 我没有意识到是行为上的道歉。 对方口头道歉后才放了这件事。
好朋友批评了她,她误以为对方不喜欢自己,她深深地体验到了我不被爱。 当心理咨询师引导她,看到好朋友其实很想她,想帮助她时,她就能意识到自己认知的错误,跳出感情的漩涡,与好朋友和好。
(三)设想与实施
1、设想:针对访问的情况,设想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式家庭疗法的技术帮助她。
认知行为治疗是A.T.Beck在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短程、认知导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引起的心理问题。 其主要内容在于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通过改变患者对现有、人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系统式家庭疗法是家庭心理疗法。 系统论是其中重要的指导思想。 家庭疗法将家庭这一基本和普遍的人际系统视为治疗单位。 家庭不是个体单纯的重叠,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通过基本的信息反馈机制联系在一起的关系网络和家庭外部更大的系统制约着家庭个体的心理、行为。
2、实施:具体开展5次咨询的情况
)第一次辅导、第二次辅导,针对受访者具体遇到的事件,采用认知疗法改变受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辅导,属于评估和治疗阶段。 第三次至第五次进行心境检查,观察情绪状态,发现来访的自身资源,通过家庭治疗系统观和资源寻找技术支持来访,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父母、老师、同学)。 属于巩固和结束的阶段。
在向学生进行个人咨询时,一是要高度重视父母和班主任对个人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 咨询时,让家长、老师一起参与,随时关注,咨询前及时反馈孩子的相关信息。 二是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让家长、老师、孩子、同学等个人资源形成良好的家校体系,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四)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1、学生和家长反馈:咨询结束时,请来访者对咨询前后的状态按1-10分(满分10分)打分,她在咨询前打3分,咨询后打9分。 父母反馈孩子在家的情绪状态、生活状态比以前好得多。
2、心理辅导总结:此案例基本情况齐全,原因分析基本准确,运用的心理辅导治疗效果较好,5次辅导基本可以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困境。 当然,五次咨询很难一次性根除上访的不合理信念。 毕竟,这些认知是历经10多年才形成的,完全改变不合理的认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未来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
二、反思:
自残行为是指不以死亡为目的,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组织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割伤、撞伤、鞭打、病态拔发、咬指甲等。 这种负面行为具有传染性,应高度重视,防止致残和死亡等更严重的悲剧。
严重自残的孩子背后往往有更复杂的原因。 比如孩子年轻时所受的创伤,比如父母离婚、暴力、校园欺凌等,还有抑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的父母等重要他人的长期忽视和精神虐待等。 这些症状严重的学生需要长期的心理咨询; 涉及心理障碍时,如果学校心理教师无法应对,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三甲医院心理医生治疗。
对一般自残学生的心理咨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举行支持性会谈。 心理咨询师关注学生经历的心理痛苦,感受被理解和关怀,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询访问关系。
2、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调整来访学生的不合理信念。 学会让来访的学生正确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用合适的方式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3、进行人际关系和情感管理辅导。 很多学生出现自残行为,是由于人际交往中遇到的挫折和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平时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或团体辅导进行这种训练。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接受自我,掌握人际关系技巧,学习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情绪,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提高抗压能力。
4、引入家庭治疗,加强家庭教育引导。 学生的自残行为往往与家庭不良因素有关。 改善家庭不良的交往模式,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