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毕晓普
1
伊丽莎白毕晓普(1911—1979 )是美国上个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她的诗细部严谨,寓意丰富,是诗人和批评家眼中的典范。 爱尔兰诺奖诗人谢默斯西尼认为她很像英国诗人拉金,并在诗艺中证明了“少即是多”。 关于诗艺,她说:“写诗是不自然的行为,但诗人力求变得自然。” 她严格遵循了一生中决不发表不满的原则。 因此,生前发表的诗共计780首。 她死后,人们又从她的书稿中找到了一些诗,加起来也不过百十首。 除了写诗外,她还很喜欢旅行,为杂志社写游记,偶尔写小说批评,但产量不高。 她是双性恋,和巴西建筑师罗塔德索雷斯在巴西生活了18年。 其间出版的诗集获得了普利策奖。
她年轻时酗酒,这可能与她当时需要宝贵的社会活动,个性害羞有关。 毕晓普的几次重要命运的转变来自她所交往的人。 这其中包括诗人玛丽安摩尔和罗伯特罗威尔,以及她的恋人们。 因为她非常敏捷,没有攻击性,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好感。 但是,对于亲近的人,因为不想让灵魂互相依存,所以被认为“人性冷淡”。 她一生中两次遇到恋人(包括洛塔)自杀,而且成功了。 她喜欢旅行,旅行实际上也是逃避。
2
她的诗从题材上可以清楚地分为三类。 第一个使用现实题材,第二个使用想象题材,第三个是回忆和梦想题材。 这三种诗在她的诗集中形成了一种建筑上的对应。 现实题材诗是其根基,想象性题材诗是其穹顶,回忆与梦想题材诗如其窗户与阳台。 事实上,这种在写实题材和想象题材之间不断尝试的现象不仅见于诗人,也常见于画家。 例如法国印象派大师塞尚。 他最初想尝试想象题材的宗教画,画出庄严恢宏的感觉,但在这方面多次失败。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才能是写实题材,于是专心画桌上的苹果和圣维克托山。
毕晓普的才能在于仔细观察,正如她的同学玛丽麦卡锡所说:“她的灵魂藏在文字后面,仿佛‘我’从一数到一百。” 她的第一部诗集《北与南》大部分是写实诗,也就是用观察和聆听所得的经验材料创作的诗。 例如《地图》是仔细观察地图《硕大而糟糕的画》是对一幅画的仔细观察。 还有《从乡村到城市》等风景观察,将城效结合部的所有场面比作小丑的服装和道具; 《爱情躺卧入眠》、描写黎明魅惑的景象《巨大的城市,在小心翼翼的揭幕、过度的雕琢中变得软弱……洒水车来了,抖开咣当咣当咣当的白色扇面。 掠过果皮和报纸,风干后的水迹,浅干,深湿,像冷西瓜的纹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写实的诗虽然忠实于现实的体验,但并不是简单的描写,而是恰当的比喻和巧妙的组织使之带有鲜明的戏剧色彩,更具体地说是“马戏团的气氛”。 毕晓普的这种有意识的改造是谢默斯西尼“以对现实的有节制的戒心去跨越”(《数到一百》 )。 从诗学角度看,西尼让读者(主要是诗人)注意“节制”。 因为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她乐意把诗挂在墙上不断修改10年的行为。 但是,在普通读者看来,我觉得关注她的“跨越”更有趣。 因为它最能体现隐藏在文字后面的“灵魂”的魅力。 而这“跨越”3354给僵硬死板的现实形象注入了“马戏团气氛”——,多次出现在她的诗中。 她翻译的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诗《物体与幽灵》也有那个影子。 而且根据她的采访,第二次拜访玛丽安摩尔是以看马戏团为契机的。 因为摩尔先生也碰巧是马的粉丝。 而且,两个人都喜欢把小动物写成诗,擅长象征小动物的样子——人格。 在这方面正好有两首诗被列为非常有趣的例子。 一个《矶鹞》用于揭示毕晓普的性格,另一个《犰狳》用于描述罗伯特罗克韦尔。
《矶鹞》写的是孤独的候鸟。 毕晓普就表达了这一点。 “他是一个奔跑、向南、笨拙、谨慎、/有节制的惊慌、布莱克的学生。 //他跑了,径直穿过水域,看到了自己的脚趾。 与其说是(/—— ),不如说是在观察脚趾之间的沙的空间……”布莱克英国诗人写道:“放在沙的世界,花的天堂,无限的手掌里,刹那是永恒的。”所以这里的沙并不仅仅指沙。 对于喜欢迁徙只能一个人觅食的水鸟,毕晓普考虑到了自己的谨慎和孤独。 尤其是她的孤独,更是家庭生活社交难以割舍的孤独,孤军奋战必然有的孤独,人越走越感到的孤独。
罗伯特罗克韦尔
注明了发给《犰狳》洛厄尔。 前半部分写的是巴西某巡礼,民间放置的纸灯笼整夜在空中飞舞,遇到山顶下降气流变得非常危险,一天晚上,纸灯笼掉了下来,变成了“火焰蛋打在屋后的峭壁上”,用大火摧毁了猫头鹰的老巢然后一只犰狳(穿山甲的近亲,戴着铠甲的巨大老鼠)孤单一人,从火场灰溜溜地走了出来,“它低着头,垂头丧气,尾巴也耷拉着。 ”另一只红眼兔子惊恐地冲了出来。 这首诗给《犰狳》留下的只有几行,但因为其形象最有趣,所以是标题。 在这场火灾中,猫头鹰悲愤,兔子惊慌,只有犰狳滑稽,只是垂头丧气。 尤其是像是玩世不恭、怪异、对灾难总是有点失望的诗人洛厄尔。 据说洛厄尔一直把这首诗珍藏在钱夹里。
以上两首诗都是基于细致的观察,但从对事物的写实性出发,发展出象征意义。 在这些诗中,作为古典受到尊敬的有《鱼》 《公鸡》 《粉红狗》、《在渔屋》、《加油站》 《加油站》等。 这些诗通常是最受批评家欢迎的——,也出现了很多曲解的文章。 一般来说,写动物的诗,除了象征性清晰外,很难与具体的东西相对应。 毕晓普一生都在关注人性、生活和自然的普遍规律,所以她用一生的时间来吸收这些知识,目的是让诗歌能与自然进行比较。 复杂神秘,一切事物都有无限的象征性。 所以她说:“诗人努力的目标是让诗看起来自然。” 其实不要用生硬的语言破坏诗丰富的象征性的深层含义。 一般来说,生活中越是奇怪的组合,象征性越强,可以举个例子:“诶,好脏啊。 /——这个小加油站……/为什么会有无关的植物呢? 为什么会有长椅? 为什么,啊,为什么有褥子? (是用雏菊针法刺绣的。 我想是雏菊花。 例:还有很多灰色的钩编。 ……"
3
毕晓普很少创作想象性题材的诗,但早中晚期就有了。 但是,很难从中找到明确的发展轨迹。 我本人想把这些诗看作是偶尔的尝试性作品,作为与那些写实题材的诗作来参照阅读。 一般来说,这种想象题材的作品与作者最纯粹的创作动机(为创作而创作)有关,这种最纯粹的创作动机与她的艺术启蒙有关。 他们不断尝试这种想象性的诗,只是为了让自己达到某种艺术上的圆满。 在这方面,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想象诗中早期的是《想象的冰山》、《人蛾》、《不信者》、《邀请玛丽安摩尔》,它们还只是半白描半写的想象,类似于向往。 后期是《旅行的问题》,《克鲁索在英格兰》,是纯粹的想象。 前者直接解释想象,“想象力的缺乏让我们来到/想象的地方,你不甘心呆在家里吗? /还是帕斯卡在静坐屋中沉思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大陆、城市、乡村、社会: /选择并不多,也不是自由。 不是这里,是那里……够了。 我们还得呆在家里吗? /家在哪里? ”《克鲁索在英格兰》,请想象这不仅是一首想象的诗,也是一首复杂的嵌套诗,嵌套着回忆和梦想。 西尼断定这首诗表达了批评家史密斯所谓的第三种想象。 第一个是现实主义的,第二个是超现实主义的,第三个是前两个混合在一起的。
以她的回忆和梦想为题材的诗。 因为这首诗的题材其实是与她同时代的自白派诗人最常用的题材。 像毕晓普这样的诗不仅罕见,而且很少涉及自己成年人的生活,只与童年有关。 其理由可以推测如下。 第一,她的生活低调、个性、腼腆,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私生活; 第二,她认为生活的真实高于艺术的真实。 如果需要不断修改诗,篡改真实事件的细节是不可避免的。 这方面有有趣的逸闻。 罗伯特洛克威尔修改了前妻的信并写在诗里,这首诗毕晓普读了之后感到非常不快。 她在信中批评洛厄尔的做法不高尚,认为艺术不值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获得。 而且,她同意英国诗人霍普金斯,成为诗人不如成为高尚的绅士。
说她很少用自己成年时的私生活作诗,但还是写了几首诗。 《致纽约》 《香波》之外的几首诗没有使用写实的内容,所以与《玄学诗》相近。 这些诗可以与老玄学大师丹和赫伯特的爱情诗对比。 如《一种艺术》 《失眠》、《十四行诗》等玄学诗歌特色蕴,从这里又可以看到毕晓普个性中的“害羞”表现。 这三首诗都是在诗人成熟期写的。 虽然不能表示其风格,但可以表示实力。
《失眠》
月亮藏在衣柜的镜子里
看起来很远
你可能很骄傲,但她从来不笑)
断然拒绝睡眠
她可能是午睡神
对于宇宙的遗弃
她也被下了地狱
她又找了一方清水,
如果是镜子的话,那里可以沉思。
用蜘蛛网小心地缠绕
吊进那口井
在那个颠倒的世界里
那里总是右边,
影子才是真正的实体,
我们整晚都很冷静
天色极低,像大海
现在这么深,你爱我。
*当然,你必须反向理解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一种艺术》
掌握失去的艺术并不是一件难事;
很多事情看起来充满了失去的意志
失去它们不是灾难。
……
我失去了两个城市,都很可爱。 失去的,更巨大的、
我拥有的领域,两条河,一个大陆。
我想念它们,但失去它们并不是灾难。
——连你都失去了(你开玩笑的声音,会让我坠入爱河
的姿态(我不想说谎,这也证明
掌握失去的艺术并不是一件难事
那就是“写下来! 就像一场灾难。
《香波》
……
你黑发中的流星们
排列着闪闪发光的阵列
在哪里成群,
这么直,这么快吗?
——来吧,我来给你在这个大锡钏里洗头
铁锤击打头发,像月亮一样闪耀。
*即使是这样内容有点实质性的诗,也写得非常含蓄!
对初学者来说,最经常遇到的事情之一就是进不了家门,总是期望过高。 毕晓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的诗道清晰,步伐坚定。 她仔细观察了世界之后,不断磨练着自己的“眼睛”,而且始终不离自己的才能,将自己的诗艺向更纯粹、更精致的方向发展。 牵扯到自己对世界越来越丰富的看法,有些是认真有趣的。 对于她诗中非常机械的冷嘲热讽,阅读时无需刻意寻找,只要有期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