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叫艾米的朋友。
艾米今年24岁,现在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幸福。 拥有收入稳定的工作,父母健康,与亲友们保持紧密联系,彼此都有喜欢的男朋友。
但是,周围的人总是问她令人困扰的问题。 “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
艾米不是一个从小就向往结婚的女孩。 在长辈们的婚姻生活中,她看到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故事,但长辈们对婚姻充满了恐惧,说“每个人都要结婚的。”。
刚才家里来了电话,除了问近况,真正的目的是促进结婚。 好不容易蒙混过去的艾米放下手机叹了口气。 现在的她不想分手,但也不想结婚。 她怀疑,为什么人不能和喜欢的人恋爱一辈子。 一辈子恋爱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呢?
艾米在思考中沉沉睡去,梦里,她看见了一扇发光的门,门上写着——「一辈子恋爱的人生」。
她伸出手,推开了那扇门——
「25岁」
此刻的艾米正和男友热恋,但...对方要求她考虑结婚,否则就分手。
实际上,很多人都把“你愿不愿意和我结婚”当成考虑对方对感情认真程度的标准之一。
如果伴侣和自己的人生观不一致,ta会质疑你“不结婚”的动机,“你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不想和我结婚”“你想和我玩,所以我觉得不适合生活”“你”
不仅如此,一旦伴侣的人生规划有了结婚的打算,两人就会面临现实问题,继续恋爱可以实现不结婚的人生追求,但不能满足结婚的需要。 要么有人改变,要么分手,重新寻找与自己人生观一致的人。
艾米没有办法接受结婚,接受了对方提的分手。接下来,她就遭遇了疯狂的催婚:家人希望她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朋友希望她找到自己的幸福。
亲友的担心,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社会表下“应该结婚的年龄”不结婚,将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和潜在的单身歧视。 越是保守的地区,“婚姻越幸福,单身越不幸
福」的传统观念越被推崇,不结婚也越是会被认为“离经叛道”。不过,也有研究发现,现在的人们对于晚婚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近年来,中国人初婚年龄延迟,尤其在城市中晚婚晚育越来越被认可(Ma & Rizzi,)。
后来,艾米在网上认识了同为不婚主义的新男友。但恋爱不久,两人爆发了一次关于经济的争吵:“同居的房租怎么付?”
传统的人生事件,基本都有社会脚本做参考。比如,决定结婚的伴侣,会在大方向上默认婚礼仪式、置办房产和装修、生养小孩等事项,只需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然而,「只谈恋爱不结婚」并没有传统的脚本可以参考,两人需要摸索自己的恋爱脚本。比如,在不结婚的情况下,是分开住还是同居?如果选择同居,如何置办房产和装修?是否有做父母的打算?
这些都是现实问题,并且多数和经济问题相关,在这个协商和探讨的过程中,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会很容易爆发冲突。
「30岁」
艾米加班到深夜刷朋友圈,发现同龄的朋友们都在结婚,她突然觉得有点落寞。
30岁或许是一个明显的人生阶段分割点。朋友们开始结婚、生子,不仅意味着源源不断的份子钱,周末被无法拒绝的婚礼、满月酒占据,更重要的是,想和朋友们叙旧,却突然感觉彼此越来越缺乏共同话题了。
有时候,会感到一种被同龄人排除在外的孤独感,自己似乎已经和朋友圈脱节。不过,这种孤独也可以通过结交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缓解。
终于约到了一个已婚的小姐妹逛街,看着她刷老公的卡,艾米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水平完全取决于自己一个人。
有的人可以通过婚姻得到经济方面的好处,结婚使ta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伴侣共享收入和资产,也许不多,但至少是两个人共同担负家里的经济责任。
然而,不结婚的人,基本需要完全承担自己的生活。没有婚姻充当“遮羞布”,个人能力和自己生活水平的相关性更赤裸裸。所以说,只谈恋爱不结婚的人,想要生活得幸福,就需要有能够独立承担物质保障的能力,以应对人生中各种不确定的风险。
再约这个小姐妹的时候,对方说自己还有好多家务事要处理。艾米也感叹,自己比已婚同龄人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
一项访谈研究发现,选择不结婚的女性们,往往会把自己的人生描述成一个内在成长和变化的故事,她们比同龄人更加关注在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人生目标上的成功,比如个人能力的提升、心理和情绪上的发展成熟等(Reynolds & Taylor,)。
由于不需要操持家庭关系、养育小孩,不结婚的人,的确拥有了更多自由时间,可以专注事业、发展爱好、学习技能等。不过有时候,大把可支配的个人时间,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无所事事的迷茫和不安。
「35岁」
渐渐的,艾米注意到自己有一些朋友们开始离婚了。不过艾米掰掰手指头,她已经不记得自己分了多少次手了。
选择结婚的人往往向往安定的情感生活,ta们在婚姻中的付出越多,越难离开,即使过得不那么幸福,也会尽力维系关系的稳定性。
然而,如果和恋爱对象没有结婚的束缚,能够更加自由地尊崇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恋爱、分手和再恋爱是会发生的。爱情里的分分合合,能够让人们通过恋爱对象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自己到底喜欢和适合什么样的人?另外,也能让人们更多体验到感情的戏剧性。不过,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是,有高甜的热恋期,也难免会有痛苦的失恋期哦。
艾米开始重新进入约会市场,但这一次她发现,潜在的恋爱对象和以前不一样了......
虽然可以一直谈恋爱,但随着年龄变化,择偶环境、潜在恋爱对象却是会发生改变的。
二十多岁时,潜在的恋爱对象很可能大多是单身未婚人士,ta们有的向往婚姻,有的想要玩玩,也有的是不婚主义者。随着年龄增加,一部分曾经的潜在恋爱对象会在压力中开始动摇,选择步入婚姻,剩下的人可能本身就是“很难进入婚姻”的人,可能自身有所不足,也可能是离异人士。
周末去看朋友的小孩,艾米其实并没有很想要小孩的愿望,但看着同龄人都在说再不生就没机会了,她竟有了一些的生育焦虑。
其实,随着二胎和多胎的开放,在我国高龄产妇的安全生育成为可能。但当生理上怀孕生子变得越来越困难时,很多丁克人士都会有一丝犹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能生”的时候,可以轻松选择“想生”或“不想生”;但当快要“不能生”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能不能生”上,却容易忽略自己原本“想不想生”的意愿。
「40岁」
即使已经40+了,艾米还会再路上被陌生人搭讪:“小姐姐,可以给我个微信吗?”这让她很开心。
衰老是一个不可抗的自然规律,但似乎有一个说法是:不婚不育,芳龄永继。
年轻不是胶原蛋白,而是一种心态。没有婚后柴米油盐的束缚,那些40多岁尚未步入婚姻的人仍然在探索丰富的生活,ta们在心态上往往会比已婚的人更加年轻。
研究发现,相比已婚女性,更多不结婚的女性认为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更加有外表吸引力、女性气质和性魅力,并且感觉自己的吸引力在30多到40多岁时正值顶峰(Giesen,)。
随着年纪增长,艾米越来越关注养老问题。她想和同事讨论,却发现大家几乎都没什么打算。
相比结婚的人,单身和不婚的人往往会对养老问题更加警觉:养老是需要提前规划的,不能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你可能会和伴侣一起探讨老了之后两个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同时也明白需要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控自己未来的人生。
下班后,艾米接到了妈妈的电话:爸爸病重住院了。她突然意识到:一段时间后,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可能就没有亲人了。
父母老去,让人不得不会开始面临在未来不再有血缘上的亲人的生活。
这也许会让人们重新审视亲人的意义,也许会比年轻时更加渴望与恋爱对象建立更深度的情感联结,与ta们发展亲密的感情,想要让ta们成为家人。或许,伴侣、挚友已经和亲人没有区别,但在生病需要做手术的时候,ta们可能没有身份为你签字。
「70岁」
艾米对自己退休后的状态很满意,享受着自由自在没有羁绊的生活,也有一起跳舞的老伴陪伴。但有时,她还是会羡慕那些有子女陪伴的家庭氛围,偶尔会为自己没有子女而遗憾。
家庭的功能,其实也是有正反两面的,虽然可以成为我们的避风港,但也会是一种羁绊。一辈子恋爱的人,无论什么年龄能够继续享受自由,拥有完全自主的、不被任何人定义的、完整的自我。
即使成了90岁老太太,可能仍然在畅想和计划着去看更大的世界,去体会各种各样的人生,在每一段恋爱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回忆起过去,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实在是一场精彩的旅程。
但有一天,艾米突然在家里晕倒了,要不是送快递的小哥发现,她可能已经......在孤独与死亡的焦虑中,艾米醒了过来。
她意识到 :结婚并不意味着幸福。但同时,另一个残酷的事实也必须要被提出——不结婚也不意味着幸福。
幸福从来都不取决于你是否选择结婚,而取决于你选择如何度过你的每一天。
看着窗外,艾米暗暗有了自己的决定。那么你呢,你会想要谈一辈子恋爱吗?
以上。
其实建立、维持亲密关系,以及思考要不要步入婚姻,相信是大多数人人生中都会遇到的命题,其实,这其中需要掌握很多心理能力,比如如何建立关系、如何判断伴侣是不是对的人、如何判断婚姻在自己生命中的优先级等等,在这里向你真心推荐由专业心理团队研发的「人生必修课:掌握100种破局思维」。
这门课程会带你从本质上了解亲密关系发生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如何化解种种难题。此外,课程还覆盖了除亲密关系外,自我成长、生涯发展、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共6大人生中最重要的议题,科学提升43个底层心理能力,轻松掌握100个心理学知识,收获80个实用心理学工具,搭建起系统全面的自我成长体系。
而且,这可能是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课程,或许都能去掉“可能”。市面上大部分199元的自我提升类课程,都只有短短十几节课,并且只能覆盖到1-2个知识体系。而「人生必修课」,一次性为你提供系统的100节课,覆盖人生最重要的6大主题,并且依然只要199元。
高回报:平均每节课不到2元钱,收获一个改变你的新认知!
易坚持:每天只需10分钟,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能应用:不是枯燥的知识点教学,融入大量生活案例,学到就能用到!
点击下方加入课程,每周一前固定更新7节,总计100节。
和我们一起用100天改变自己。
References:
Giesen, C. B. (1989). Aging and attractiveness: Marriage makes a differ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2),-94.
Ma, L., & Rizzi, E. (2017). Entry into first marriage in China. Demographic Research,,–1244. https://doi.org/10.4054/DemRes.2017.37.36
Reynolds, J., & Taylor, S. (2005). Narrating singleness: Life stories and deficit identities. Narrative Inquiry,(2),–215. https://doi.org/10.1075/ni.15.2.02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