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的福建村(原名兴隆村)是南宁市下辖的移民村,现属南宁市邕宁区仁福行政村辖的小村。 福建村三通环邕江,背靠同属仁福行政村的长江村(以壮族居民为主),距离邕宁区政府所在地蒲庙镇约5公里。
福建村区位图
村子里只有一百二十户人家,共有五百多人。 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青壮年多在庙蒲镇和外地经商、打工等,留在福建村的有很多老人和孩子。
福建村的村民是世代相传的传说,他们是明朝太祖朱元璋的后代,明末清初以来,经过多次迁移,才移居此地。 随着福建村其他姓氏的村民陆续迁移,来自福建汨州的朱姓占了大多数,当地人称这个村子为“福建村”。
福建村的“大宅院”
朱姓族谱记载如下。 …我的朱姓是汉族人之一。 元朝末期,朱元璋创下根基大明后,传入十七代皇位,历时数百年。 到崇祯在位时,佘臣掌权,祸国殃民,李进京,歧视我们民族。 几个姓朱的都被消除了。 于是吾高始祖珀熙公,带着孙子,东藏西逃,避免了这场灾难。 经过潮州府朝阳县,逃到广西。 从梧州沿途而上,…二世始祖纷纷飞起,来到广西邕宁长塘乡长塘圩对岸的大塘村…就这样在那个村子里去世了。 …三世祖广富,沿大塘河而上,至蓑塘对岸兴隆村…该村有黄、李、张、卢、何、蔡六姓人,加上朱姓共七姓。 广富公定居后,丁财击溃衍昌盛,其他姓迁离,剩下朱、张二姓。 从那以后,我的部落更加繁荣。 失去真名兴隆村,改为福建村,永古流芳也属于此类。
从族谱的记载中,我们基本上可以了解这个福建村的历史。
福建村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他们一直在使用自己的方言。 当地人把福建村村民说的话叫做“闽语”。 由于福建村村民不同于当地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明显区别于周边的桂林话、柳州话,与周边的平话、白话、壮语区别更大,更具特色。
福建村的方言被壮语、普通话、白话包围着,是典型的方言岛。 福建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用双语或多种语言交流,本村的人特别是本村的男人相互交流时,说的是福建村的语言。 更特别的是,外村的女性嫁到福建村,会被要求学说福建村的语言。
福建村的村民坚持自己祖先留下的“闽语”,应该也是保护他们的身份标识,坚持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