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好多粉丝问:什么是IPO?这玩意儿跟打新有啥区别?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明白。说白了,IPO就是企业第一次公开卖股票。就像你家楼下新开的奶茶店,突然说要上市了。其实呢,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
IPO到底是个啥?简单说就是企业"出道"上市
IPO全称是首次公开募股。企业从私人公司变成公众公司。以前只有老板和几个股东知道的事。现在要告诉所有投资者。说白了,就是企业要钱了。但不是找银行贷款。而是直接卖股份给大众。
有些小白以为IPO就是割韭菜。其实不是。IPO是企业融资的正经渠道。企业需要准备财务报表。还得接受证监会的审查。2024年A股IPO平均募资12.3亿元。但企业要花18个月备考。所以挺不容易的。
IPO不是终点。只是开始。上市后企业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管。每季度要发财报。还要对股民负责。不然容易被ST。甚至退市。去年就有52家公司退市。创了新高。
2025年IPO新规大变动,上市门槛有啥变化?
今年IPO政策变了好多。3月28日证监会发了新规。重点改了配售规则。话说回来,现在上市门槛提高了。
创业板利润门槛提到了6000万。主板更是要1个亿。以前可能4000万就能上。现在不行了。我见过不少公司卡在这里。营收达标但扣非净利润为负。最后只能放弃。
新规还禁止战略投资者在限售期内出借股份。这是为了防止变相减持。保护咱们小散。不然容易被做空。现在市场更规范了。对投资者是好事。
科创板对科技企业更友好。未盈利企业也能上。但得满足市值50亿。营收3亿。研发投入占比15%以上。生物医药企业用这条路挺多。
企业IPO要过几道关?踩坑太多我来告诉你
企业IPO不是一蹴而就。平均要18个月。我帮过几个企业做IPO。真不是闹着玩的。
第一关是财务规范。收入确认要合规。SaaS企业不能用"终验法"。制造业要有签收单和物流单。研发费用资本化率不能超30%。这些细节很容易被否。
第二关是公司治理。实控人持股要超30%。关联交易不能超30%。还得证明商业合理性。我见过一家公司。就因为历史代持没清理干净。IPO黄了。
第三关是问询回复。今年前五个月。过会率100%。但问询问题很尖锐。比如毛利率高于同行。得用专利密度解释。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要分客户账龄分析。说白了就是考你基本功。
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IPO?打新套路大揭秘
作为散户。咱们怎么参与IPO呢?主要是打新。就是申购新股。
今年前五个月。A股新增43家IPO。首日平均涨幅227.55%。比去年翻了一倍。但破发风险也有。去年有些新股上市就跌。这就是踏空和套牢的风险。
打新需要市值配售。沪市深市都要有股票。才能申购。科创板创业板还得开权限。很多人搞不清楚。结果白等了。
还有个坑。就是中签后忘记缴款。连续12个月三次弃购。就半年不能打新。我有个粉丝就这样。痛失打新资格。太可惜了。
其实呢。打新不能光看涨幅。要看公司质地。财务评分高的更安全。像希财舆情宝就有这个功能。免费看基础评分。挺实用的。
IPO市场已经变了。从野蛮生长到质量为王。以前一年三四百家上市。现在精挑细选。对投资者是好事。企业质量高了。咱们踩雷概率小了。
最后提醒大家。IPO不是稳赚不赔。2025年虽然回暖。但风险还在。投资要理性。多做功课。别光听别人说哪个要上市。就盲目追高。记住。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