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挖矿的"婴儿期":中本聪亲手编译的命令行
说实话,很多人以为比特币挖矿一开始就有矿机。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2009年1月,中本聪发布了第一个比特币客户端。这既是钱包也是挖矿软件。说白了,这就是最早的挖矿工具。
当时根本没有专门的挖矿软件。整个比特币网络就靠这个开源程序运行。中本聪自己挖的那批比特币,就是用这个软件搞定的。令人惊讶的是,现在价值几百亿的比特币,当年就是这么简单挖出来的。
我查过早期代码。那个软件连个像样的界面都没有。用户得自己下载源代码,用GCC编译器生成执行文件。然后敲命令启动挖矿进程。这操作放现在看简直自虐。但当年就是这么原始。
在我刚入行那会儿,听老矿工讲这段历史总以为是FUD。后来亲眼见过早期客户端才信了。这软件直接集成SHA-256算法,完成挖矿核心功能。每成功打包区块,系统自动奖励50个比特币。
没有界面的挖矿软件?没错,就是这么硬核!
你可能想象不到,2009年挖矿根本不需要显卡。普通电脑CPU就能搞定。当时全网算力连1GH/s都不到。现在随便一台矿机都比这强几十万倍。
当时的挖矿过程特别简单。下载Bitcoin客户端,运行软件,开启挖矿选项。电脑就开始自动执行哈希运算。找到符合条件的区块哈希值就能获得奖励。说白了就是"开机即挖"。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中本聪在创世区块的交易里写着《泰晤士报》头版新闻。这成了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永久印记。当时挖矿更像是程序员的极客游戏。根本没人想到后来会这么火爆。
我第一次接触这段历史时也懵了。以为挖矿软件肯定很专业。结果发现就是个命令行程序。这种原始方式某种程度上更贴近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初心。但话说回来,要让我现在用命令行挖矿,可能连软件都装不上。
从CPU到GPU:挖矿软件的第一次革命
到了2010年情况开始变化。有个叫ArtForz的程序员搞出了GPU挖矿。他开发的GPU Miner成为首个专为显卡设计的挖矿软件。这玩意儿让挖矿效率提升几十倍。
有趣的是,第一款面向公众的显卡挖矿软件是BitcoinTalk论坛的Puddinpop发布的。他在2010年7月18日用显卡挖出了第一个区块。从此挖矿进入新阶段。
CGMiner和BFGMiner这些软件也开始冒头。它们支持GPU挖矿,还带温度监控和算力调整功能。挖矿从草莽时代步入专业化。但当时的软件还是命令行为主。普通用户用起来很费劲。
我记得2013年第一次用显卡挖Scrypt算法时。根本想不到比特币早年居然是CPU挖的。现在随便一台蚂蚁矿机的算力,能顶当年整个比特币网络的几十万倍。这发展速度太惊人了。
ASIC时代:矿机与软件的工业化合流
2013年是个分水岭。首款ASIC矿机诞生,算力远超GPU。BitMinter、EasyMiner这些针对ASIC的专业软件也跟着出现。挖矿从此进入"军备竞赛"。
大型矿场开始涌现。成千上万台矿机整齐排列,由专业团队运维。挖矿软件变成矿场管理工具。负责监控状态、优化算力、远程控制。这完全不是当年单打独斗的玩法了。
令我担忧的是,ASIC矿机导致挖矿越来越中心化。小矿工基本没活路。全网算力被几家大矿池控制。这跟中本聪"一CPU一票"的初心背道而驰。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进步确保了比特币网络的安全。算力暴涨让51%攻击几乎不可能。虽然代价是普通用户再也无法参与挖矿。这就是技术发展的双面性。
为什么现在的Bitcoin Core不能挖比特币了?
很多人不知道。现在的Bitcoin Core已经去掉了挖矿功能。因为CPU挖矿早就不现实了。难度太高,电费都不够。说白了就是历史的必然。
早期软件被淘汰是正常现象。就像现在没人用DOS系统一样。Bitcoin Core现在只做钱包和节点。专业挖矿得用CGMiner这类工具。或者直接上矿池。
有个误区要澄清。不是Bitcoin Core变垃圾了。而是挖矿难度指数级增长。2009年全网算力不到1GH/s。现在动辄300EH/s。差距太大,根本没法比。
我建议新手别折腾挖矿。除非你有廉价电力。不然光电费就能让你rekt。现在参与比特币更实际的方式是定投。或者研究下staking。挖矿真不适合普通人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怀念那个用CPU挖比特币的纯真年代。虽然效率低,但每个人都能参与。现在算力大战太残酷。不过科技进步就是这样,没办法的事。
比特币最早的挖矿软件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中本聪在2009年发布了最早的比特币挖矿软件。
这款软件当时叫Bitcoin或Bitcoin Client。
比特币创世区块是2009年1月3日产生的。
创世区块挖出后几个月内,中本聪挖出了首批50个比特币。
所以最早的挖矿软件应该是在2009年初发布的。
其实呢,这是比特币网络运行的基础工具。
你看,当时挖矿环境和现在完全不同。
纯CPU挖矿时代几乎没有算力竞争。
代码在SourceForge平台公开供人研究。
说白了,这就是比特币挖矿的起点。
早期比特币挖矿软件和现在的有什么区别?
早期挖矿很简单。普通电脑CPU就能参与。
算力竞争几乎为零。挖矿完全是单打独斗。
没有矿池概念。首个矿池到2010年才出现。
2010年出现了首个专用挖矿软件RPCMiner。
2013年ASIC矿机时代开启。CGMiner适配了硬件挖矿。
原始软件的挖矿模块在main.cpp核心文件中。
它通过循环调用SHA-256算法生成新区块。
现在挖矿需要专业设备。普通电脑已经无法参与。
话说回来,挖矿已经变成专业产业了。
说白了,早期是个人电脑,现在是矿场集群。
为什么原始比特币挖矿软件现在无法实际挖矿?
比特币网络扩展后,挖矿难度大幅提高。
早期只需CPU。现在需要专业ASIC矿机。
算力竞争变得极其激烈。网络算力是早期的数亿倍。
原始BitcoinClient设计时网络算力很低。
普通电脑CPU根本无法跟上当前难度。
中本聪在代码中预留了关闭挖矿功能的接口。
这个设计为后续工具分离埋下伏笔。
如今运行原始软件已无法用于实际挖矿。
但它的源代码仍是技术研究的重要标本。
你看,比特币挖矿从个人电脑发展到专业矿场。
话说回来,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