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格局: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最近老有粉丝问我香港稳定币四大龙头是哪几家。说实话这问题挺有意思。我得先说清楚"四大龙头"这说法有点模糊。
香港金管局2023年底发布稳定币监管沙盒。现在符合要求的稳定币其实不多。很多人乱说四大龙头。我看是被某些媒体带偏了。
我查了最新资料。严格来说香港本土发行的合规稳定币没那么多。但确实有几家在港重点布局的项目值得关注。
真正的香港稳定币玩家有哪些?
先说说USDT的港币锚定版。Tether在香港动作挺大。他们和本地银行合作。提供港币1:1锚定的稳定币。这个算一个。
然后是Circle的HKD Coin。没错就是USDC背后公司。他们2024年初在香港推出港币稳定币试点。跟汇丰等银行有合作。
再来看Paxos的HKD Stablecoin。虽然Paxos总部在纽约。但他们专门针对香港市场做了合规化处理。已获得部分牌照。
最后是香港金管局自研的e-HKD。这个不算传统稳定币。但数字港元是未来趋势。目前还在测试阶段。
说白了哪有什么固定四大。市场变化太快。昨天还说好的项目。今天可能就出问题。
别被FUD忽悠了
最近看到好多文章乱吹"香港稳定币四大龙头"。有些甚至把早就凉透的项目算进去。这纯属制造FUD。
我去年就踩过坑。有个叫HKD Stable的项目说得好听。结果发现是皮包公司。最后rekt得连底裤都不剩。
香港监管现在很严。金管局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有牌照。还要定期审计。没实力的项目根本玩不转。
有意思的是。很多所谓"香港稳定币"其实发行主体不在香港。这点大家要特别注意。
选稳定币要看这三点
作为老韭菜。我给大家三点建议。第一看发行方背景。必须是持牌金融机构。
第二看资金托管。有没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别信什么"我们有银行合作"的鬼话。
第三看实际使用场景。纯炒币用的稳定币风险高。要有真实支付场景才靠谱。
我个人觉得。目前Circle的HKD Coin相对靠谱。审计透明。合作银行都是真金白银。
Tether那个我有点担心。虽然体量大。但历史问题太多。万一哪天被监管盯上。用户可能首当其冲。
未来会怎样?
令人担忧的是。香港稳定币市场可能很快洗牌。金管局新规9月就要实施。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会被清退。
我觉得最终能活下来的不超过三家。市场太小了。养不了那么多项目。
有趣的是。内地机构也在悄悄布局。有些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参与。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挺聪明。
话说回来。普通用户其实没必要追什么龙头。选主流平台提供的合规产品就行。别老想着赚快钱。
最后提醒大家。稳定币也不一定"稳定"。去年有个项目宣称1:1锚定。结果储备金全是垃圾币。直接暴雷。
投资前多做功课。别光听别人说。我的经验是。越吹得厉害的越要小心。真金白银的事马虎不得。
香港稳定币四大龙头具体是哪四家公司?
说白了,目前市场公认的四大龙头是四方精创、恒宝股份、御银股份和天阳科技。四方精创被业内称为"香港稳定币绝对龙头"。你看,它是唯一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企业。恒宝股份是数据安全领域的老手。它很早就参与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御银股份首批参与了香港金管局稳定币沙盒测试。它的硬件安全模块通过了香港金融科技监管局认证。天阳科技在推行稳定币充值信用卡产品。公司正和多家境外金融机构合作探索跨境支付场景。其实呢,市场上也有说法把翠微股份和京北方算进去。但四方精创和御银股份最近更受关注。
香港《稳定币条例》对这些公司有什么影响?
香港在2025年5月30日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这个条例为2500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场建立了监管规则。条例要求只有持牌机构才能发行稳定币。公司实缴资本不能低于2500万港元。储备资产必须100%支持稳定币规模。这些规定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对龙头公司来说反而是好事。四方精创的技术积累能更好发挥。御银股份的硬件加密方案更有用武之地。恒宝股份的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更显价值。话说回来,小公司可能很难达到这些要求。所以行业集中度会提高。龙头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扩大。市场规范了投资者信心也会增强。
这些公司财务表现谁更胜一筹?
看财务数据恒宝股份赚钱能力最强。一季度每100元收入能赚9.67元。过去五年它的销售净利率还在上升。京北方资产周转速度最快。一季度总资产周转了0.34次。天阳科技和翠微股份净利率有所下降。四方精创最近市值表现不错。随着数字货币进程加速它的技术优势更明显。说白了,恒宝股份当前盈利能力最好。但四方精创长期发展潜力可能更大。它在跨境支付领域有独特优势。御银股份硬件技术有实际应用场景。比如为京东稳定币提供加密解决方案。其实呢,要看哪家最终成为老大。还得看谁能抓住香港稳定币市场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