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专业术语吓到,货币也有"大小号"
很多人听到"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就头疼。说白了,这就是央行给钱分的大小号。M1是小号,M2是大号。就像你钱包里的现金和银行卡余额的区别。我在币圈摸爬滚打七年,发现连不少老韭菜都不清楚这个基础概念。更别说理解它对加密市场的影响了。今天就来掰扯清楚。
狭义货币M1:你手头能花的"活钱"
狭义货币就是M1。简单说就是你能马上花的钱。包括流通现金和活期存款。你看你钱包里的纸币硬币算一部分。你银行卡里能随时取的活期存款也算。M1流动性最强。今天想买啥马上能付钱。这玩意儿对经济很关键。M1增速快说明大家消费猛。市场热火朝天。但增速太快容易rekt。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我在去年写过文章分析过。当时M1增速异常。结果后面就迎来一轮调整。很多人没注意到这个信号。
广义货币M2:潜在能动用的"钱袋子"
广义货币是M2。它比M1范围大得多。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说白了就是你手上活钱加上存银行的定期。加上支付宝微信里的余额。M2反映的是现实+潜在购买力。有意思的是。各国对M2的定义不太一样。国内M2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这玩意儿在币圈特别重要。当M2增速明显高于M1。说明大家更愿意存钱而不是花。投资市场可能要凉。去年下半年就是这种情况。结果市场真凉了。很多人才反应过来。
两者的实际区别:不只是数字游戏
最核心区别是流动性不同。M1随时能花。M2需要时间转化。M1代表现在能买买买的能量。M2还包含未来可能花的钱。令人担心的是。很多人混淆这两个概念。以为M2增长就是市场要涨。其实不一定。举个例子。M1增长快说明消费活跃。M2增长快可能只是存款多了。我在OKX做直播时经常强调这点。看错指标容易被FUD带偏节奏。被割得惨惨的。
对加密市场的实际影响
作为币圈老兵。我觉得货币指标对加密市场影响很大。当M1增速持续高于M2。说明流动性好。市场容易热起来。像2021年初就是这种情况。但反过来。M2增速远超M1。可能预示资金在沉淀。市场要进入震荡期。今年一季度就是这种情况。很多新人没看懂。结果在高点接盘。被套牢了。说真的。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都觉得可惜。基础指标都不看。还想在币圈赚钱?难啊。
个人建议:别光看数字看趋势
在我看来。单纯看M1、M2数值意义不大。关键看增速变化和剪刀差。M1-M2增速差扩大。通常意味着市场活跃。反之则要小心。我在币安挖币的时候就靠这个判断市场冷热。当然也不能迷信指标。要结合其他数据一起看。比如社融、CPI这些。有个误区要提醒。国内M2数据和国外不太一样。直接对比容易出错。我之前就踩过这个坑。结果分析结果全歪了。大家要注意这点。
记住。搞懂货币层次不是为了装专业。而是为了看懂市场底层逻辑。别等到被割了才后悔没学好基础知识。多关注这些指标。至少不会被韭菜收割得太惨。毕竟在币圈。知识才是最好的冷钱包。
什么是狭义货币M1?它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狭义货币M1是流动性最强的货币形式。
其实呢,它代表能马上花出去的钱。
你看,M1包括流通中的现金。
也就是大家手里拿的纸币硬币。
企业活期存款也算在M1里。
机关团体的活期存款同样包含。
农村居民的活期存款也计入。
个人信用卡类存款也属于M1。
说白了,这些钱随时能交易。
所以M1反映现实中的购买能力。
M1增长快通常说明经济活跃。
广义货币M2与狭义货币M1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M2和M1最明显的差别是范围大小。
M1只是M2的一部分内容。
M2在M1基础上加了更多存款。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算进M2里。
企业定期存款也包含在其中。
外币存款同样计入广义货币。
信托类存款等其他形式也算。
说白了,M2比M1大得多。
M1只看现实购买力。
M2还包含潜在的购买能力。
所以央行会同时盯着这两个指标。
你看,M2更能反映整体资金状况。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货币供应量变动直接影响经济运行。
M1涨得快,说明消费投资活跃。
企业手头钱多可能扩大生产。
消费者钱多可能增加日常购物。
所以经济容易变得更热更旺。
如果M1增长慢情况可能相反。
M2变化能看出大家存钱意愿。
M2涨得快说明更爱存钱。
M2涨得慢可能大家不爱存了。
话说回来,央行会据此调整政策。
比如控制货币量来稳定物价。
说白了,这些数据就是经济晴雨表。
政策制定会参考这些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