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买入3家中企企业?别被假消息割韭菜了!

作者: 区块链-小张 2025-08-29

最近朋友圈刷爆了。说巴菲特偷偷买入3家中企。我后台私信都炸了。粉丝急问是不是真的。能不能跟投。今天必须说清楚这事。

巴菲特买入3家中企企业?别被假消息割韭菜了!

这消息哪来的?全是假的!

先说小编建议。巴菲特根本没买3家中企。纯属网络谣言。我查了伯克希尔最新持仓报告。没发现新买入的中企踪影。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也没公告这事。

有趣的是。这类谣言特别容易传播。尤其是带"巴菲特"三个字。韭菜们立马上头。说白了就是FUD满天飞。我见过太多次了。去年也有类似消息。说巴菲特重仓某币。结果害不少人rekt。

我查了路透社和彭博社。没一家权威媒体报道这事。反而财新网发了辟谣文章。正规渠道查不到任何证据。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巴菲特买入3家中企企业?别被假消息割韭菜了!

为什么总有人编这种故事

巨鲸动向确实是市场风向标。但骗子就利用这点。编个唬人的标题。配上模糊截图。流量哗哗来。我看过几个"截图"。PS痕迹太明显。连股票代码都对不上。

更搞笑的是。不同版本说法还不一样。有的说买了移动联通电信。有的说买了宁德时代和茅台。连数量都变来变去。3家5家10家都有人说。

这明显是拼凑的假消息。真正的机构持仓。SEC filing清清楚楚。哪会这么模糊?话说回来。巴菲特都94岁了。操作还得走合规流程。哪能偷偷买?

巴菲特买入3家中企企业?别被假消息割韭菜了!

老巴真持有的中国资产是啥

其实呢。巴菲特确实有中国头寸。最著名的是比亚迪。但2022年开始就在减持了。最新持股比例降到8%左右。不是清仓但确实在减。

还有家叫Western Capital的公司。间接持有一些中概股。但比例很小。伯克希尔直接持有的中企股票少得可怜。主要还是通过基金间接参与。

我在OKX研究过类似案例。去年有个"马斯克买某空气币"的假消息。导致价格暴涨300%。结果几天就打回原形。投资者哭都来不及。

普通韭菜怎么避坑

我的经验是。看到这类消息先做三件事。第一查SEC官网。第二看公司公告。第三等权威媒体确认。

千万别在微信群乱跟风。上次有个粉丝信了假消息。冲进某交易所买"巴菲特概念币"。结果钱包被钓鱼。直接rekt。

Gas war时期更要冷静。市场恐慌时谣言最多。我冷钱包被锁过两次。都是因为看到"紧急消息"手忙脚乱。现在都养成习惯。看到暴利好先睡一觉。

顺便说句。最近有新人总问我怎么选币。其实道理一样。别信"内幕消息"。多看项目白皮书。检查合约有无后门。我写过教程在百家号。搜"新手防坑指南"就行。

最后提醒。投资这事急不得。巴菲特都等了几十年。我们何必争这几小时?真机会不怕晚。假机会跑得快。

下次再看到"巴菲特买入3家中企"。直接截图来问我。别自己瞎琢磨。我踩过的坑比你走的路都多。这行当真没那么多秘密。稳扎稳打才是王道。

巴菲特投资过的中国公司有哪些?

巴菲特投资过两家中国公司。

中石油是第一家中企。

2002年他买入中石油股票。

花费约4.88亿美元。

占中石油总股份1.3%。

2007年他全部卖出。

油价上涨让中石油市值大涨。

这笔投资赚了7倍。

比亚迪是第二家中企。

2008年他买入比亚迪。

芒格强力推荐这家公司。

理由是比亚迪做电池也造车。

持股14年没卖出过。

比亚迪销量大涨。

股价从低位涨了30倍。

2022年他开始减持。

但不是完全退出。

很多人问腾讯是不是第三家。

其实巴菲特没直接买腾讯。

他的投资经理可能买了。

但伯克希尔没公开确认。

所以严格说只有两家。

巴菲特投资中国企业的标准是什么?

他选企业有两个硬标准。

第一是净资产收益率。

必须长期超过20%。

你看这个指标很关键。

它反映公司赚钱能力。

计算方法是净利润除以净资产。

第二是企业要稳定增长。

不能大起大落。

得有持续竞争力。

说白了就是护城河要深。

举个例子。

腾讯净资产收益率长期达标。

比亚迪就不行。

最新数据只有4.95%。

但巴菲特还是买了它。

因为看中电池业务前景。

其实呢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也会灵活调整。

中石油当时市盈率很低。

只相当于盈利的三倍。

便宜才是硬道理。

哪些中国公司可能成新目标?

未来他可能投第三家中企。

符合标准的公司不多。

A股三千多家公司。

长期达标的企业只有十几家。

消费类公司最有可能。

贵州茅台是个好选择。

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很高。

格力电器也是类似情况。

但需要看当前估值。

科技公司也有机会。

腾讯最符合条件。

它是唯一长期达标的互联网公司。

完美世界和吉比特差点意思。

市场地位不够高。

硬件企业海康威视也不错。

长期保持高收益率。

工业富联和大族激光也达标。

但要看巴菲特是否感兴趣。

话说回来比亚迪的例子说明。

他也会投不完全符合标准的公司。

关键是看长期前景。

所以不能只盯着财务数据。

还得看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