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铭文暴涨10000倍?别急着上车,先看看真相!

作者: 区块链-小张 2025-08-29

比特币铭文暴涨10000倍?别急着上车,先看看真相!

比特币铭文到底是个啥

说实话最近好多粉丝问我比特币铭文的事。说真的我刚开始也懵了。这玩意儿就是Ordinals协议搞出来的。简单说就是在比特币最小单位sat上刻字画图。去年底刚出来时没人理。现在突然火得不行。

我查了数据。确实有些BRC-20代币涨疯了。比如ORDI上线才半年。最高时候涨了快1万倍。但你要知道这基数太小了。从几分钱涨到几百块。看着吓人其实总量不大。

提醒一句。这种暴涨后面跟着暴跌。我亲眼见过有人一天亏掉80%。别被K线图忽悠了。

比特币铭文暴涨10000倍?别急着上车,先看看真相!

为啥突然这么火

巨鲸们最近都在玩这个。比特币链上gas费都爆了。经常出现gas war。发个铭文手续费比代币本身还贵。说白了就是击鼓传花。

有趣的是交易所也跟风。OKX和币安都上线了BRC-20交易对。但你发现没。真正能提币的少得可怜。大部分就是交易所内部记账。风险大得很。

我踩过坑。去年试过自己刻铭文。结果gas费烧了300块。东西还没刻上去。所以新手别轻易尝试。容易rekt。

比特币铭文暴涨10000倍?别急着上车,先看看真相!

新手要注意这些坑

KYC审核被拒这事我太熟悉了。想玩铭文得用特定钱包。比如Xverse或者 Leather。这些钱包注册时老是卡住。不是邮件没回复就是身份验证失败。

更坑的是诈骗项目满天飞。FUD消息特别多。昨天还有人私信我说"免费空投铭文"。结果点链接钱包就被掏空了。这种套路我见多了。

说句实在话。现在市场太热了。很多项目白皮书都没写全就开始融资。你敢信?我朋友前两天冲了个新铭文。结果发现合约能随便增发。三天就归零了。

普通人该怎么玩

我的建议很简单。别All in。拿闲钱玩玩就行。看到"暴涨10000倍"的宣传直接关掉。这种标题党十有八九是割韭菜。

其实呢主流交易所都不太支持。Binance虽然开了专区。但实际操作限制很多。OKX好一点但还是要走复杂流程。Gate.io倒是可以直接买。不过选择太少。

我自己现在就持有一点ORDI。但不会超过总仓位5%。毕竟比特币主网干这事本来就有争议。万一哪天矿工联合抵制就完蛋了。

最后说点真心话

这波热度能持续多久我说不准。但历史经验告诉我。凡是暴涨100倍以上的项目。99%最后都归零。铭文现在太早期了。基础设施都不完善。

我看到有人在小群喊单。说什么"最后上车机会"。拜托醒醒好吗。这种话我自己七年前就听烂了。最后赚钱的永远是发项目的人。

话说回来。如果你真想试试。先弄清楚钱包怎么用。别学我当初把助记词存在手机备忘录。结果手机丢了差点哭出来。安全永远第一位。

记住啊。别被10000倍冲昏头。踏踏实实学习比啥都强。要不你先拿100块体验下?反正我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比特币铭文暴涨10000倍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呢,铭文暴涨不是偶然。

Ordinals协议今年1月推出后,让比特币能刻写数据。

简单说,就是把图片、文字等信息"刻"在比特币上。

3月BRC-20标准出现,让铭文能当代币用。

你看,资金都往比特币生态跑。

以太坊2.0升级后,市场缺新概念。

所以资金转向比特币铭文。

交易所上线ORDI后,价格单日涨近100%。

SATS代币一个月涨了16倍。

说白了,稀缺性+投机情绪推高了价格。

Dune数据显示,铭文收入超8800万美元。

总量达到3900多万枚,但需求增长更快。

热点来了,谁都挡不住。

铭文市场对比特币价格和挖矿产业有何影响?

铭文热潮直接拉动比特币上涨。

最近比特币冲破44000美元,接近年内新高。

矿企收益暴涨,股价跟着上扬。

CipherMining和HIVE涨幅分别达6.69%和8.62%。

矿机制造商也赚到了。

12月多家矿企签大单。

Riot花2.9亿买新矿机。

PhoenixGroup签了3.8亿订单。

话说回来,铭文增加了比特币交易量。

矿工打包铭文交易,获得更高手续费。

所以挖矿利润大幅提升。

整个产业链都受益。

不过有人担心,这会占用比特币网络资源。

Ordinals协议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协议创始人Casey Rodarmor已经卸任。

他把项目交给化名Raph的开发者。

Raph在德国工作,兼职维护项目。

代码库已转移到Ordinals官方账户。

最近协议更新到v0.10.0版本。

增加了批量铭刻、元数据等功能。

不过技术社区有不同声音。

有人觉得铭文占用了比特币资源。

也有人看好比特币生态扩展。

未来可能面临监管不确定性。

但资金还在持续流入。

BRC-20上出现了RATS、CATS等代币。

这些代币都有数倍涨幅。

说白了,市场还在探索阶段。

最终能否持续,还得看实际应用。

短期看,热度还会维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