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暖,以太坊投资者终于笑了
最近有个数据挺有意思的。链上数据显示,超过90%的以太坊持有者目前处于盈利状态。这在币圈可是个大新闻。
记得去年熊市的时候,很多人被套牢。现在情况完全反过来了。我查了Glassnode的最新报告,确实有91.3%的ETH持仓成本低于当前市场价格。
说白了,就是大多数人的钱包不再"绿油油"了。这对于市场情绪来说是个很强的信号。
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赚钱?
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ETH价格最近确实涨了不少。从去年最低点到现在,已经翻倍了。
第二,机构进场越来越猛。现货ETF通过后,大资金开始往里冲。你想想,这些"巨鲸"一买,价格能不涨吗?
第三,网络升级也有功劳。上海升级后,质押ETH能取出来了。这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也提升了大家信心。
我之前帮一个粉丝分析他的ETH持仓。他是在2021年底1800美元左右买的,一直被套。现在终于解套还赚了点。他高兴得半夜给我发消息。
盈利比例高不等于马上要大涨
这里有个误区要澄清。高盈利比例不代表价格会继续暴涨。反而要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历史数据表明,当超过95%持仓盈利时,往往会出现获利了结。市场可能会有一波"gas war"。
有意思的是,虽然大多数人赚钱了,但钱包地址数量其实在减少。说明小散户可能在慢慢离场。这个现象值得注意。
我在OKX上看到,最近ETH期货的未平仓合约量在下降。这说明部分投资者已经落袋为安了。
新手该怎么操作?
如果你刚入坑,看到这个数据别急着all in。我见过太多人因为FUD追高被rekt。
建议分批建仓。不要把所有资金一次性投入。市场永远有机会,别想着抄到最低点。
冷钱包安全也要注意。去年我就因为操作失误,差点把ETH转错地址。还好及时发现。
交易所选择很关键。Binance手续费低但KYC严,Gate.io上新快但深度一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
长期持有还是短线操作?
我个人倾向于长期持有优质资产。ETH作为智能合约平台龙头,基本面还是很强的。
但话说回来,短期波动没法预测。别听那些"明天必涨"的忽悠。我写文章这么多年,这种预言99%都打脸。
如果你是上班族没时间盯盘,定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每月固定买一点,摊平成本。
不过要注意仓位管理。我一般建议加密资产不超过总投资的10%。别把养老钱都扔进去。
未来行情怎么看?
ETH 2.0升级持续推进,Layer2生态也在扩张。这些都是利好。
但监管风险始终存在。美国SEC的态度很关键。最近他们又在折腾,搞得市场人心惶惶。
我个人认为,ETH价格会受比特币影响。如果BTC稳住3万,ETH有望冲击2500。
不过这些都是预测,市场随时可能变脸。做好风险管理最重要。
看到这么多持仓者赚钱,说明市场在好转。但千万别被冲昏头脑。记住,牛市赚币熊市赚钱,这才是长久之道。
最后提醒一句,不管行情多好,私钥自己保管。别把资产长期放在交易所。我见过太多因为交易所跑路而血本无归的案例了。
超九成以太坊持有者获利的数据真实吗?
其实呢,这个说法要看具体时间点。
2023年9月确实有报告说超90%持有者盈利。
但最新数据显示比例已经下降了。
比如今年3月的数据只有47%处于盈利状态。
你看,不同机构统计结果差别挺大。
有的说60%,有的说90%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价格一直在波动。
市场回暖时盈利比例就高。
市场低迷时很多人就变成亏损了。
所以不能简单说"超九成"一直成立。
数据变化快,得看具体时间段。
为什么以太坊持有者盈利比例会波动?
说白了,主要看价格走势。
以太坊价格从低点涨上来,很多人就转亏为盈。
比如去年价格低的时候,很多人才1000多美元买入。
现在涨到2500美元左右,自然就赚钱了。
但市场不是一直涨的。
有时回调厉害,盈利比例就下降。
另外,新买家入场成本高,容易被套。
老玩家拿得久,成本低,更容易盈利。
技术升级也有影响。
以太坊2.0让网络更高效,大家更愿意持有。
但竞争也在加剧。
Solana这些新链抢走了部分用户。
所以盈利比例上上下下很正常。
未来以太坊价格还能支撑高盈利比例吗?
这个真不好说。
现在价格在2500美元左右,离历史高点差得远。
之前最高冲到4800多美元呢。
机构们看法分歧挺大。
有人觉得能突破4000美元,有人觉得难。
关键看几个因素。
企业财库买入是个利好。
像BitMine公司就囤了60多亿美元的以太币。
但竞争压力也不小。
Circle和Stripe都在搞自己的私有链。
以太坊还得解决费用高、速度慢的问题。
Layer2网络发展不错,TVL超过120亿美元。
这说明生态还在壮大。
话说回来,加密市场本身风险就大。
美联储政策、市场情绪都会影响价格。
短期波动难免,长期还得看实际应用。
目前看,突破4000美元有难度,但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