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大军:被割还喊香的"韭菜党"
最近又有人问我炒比特币的都是些什么人。说实话这问题挺有意思。我做了7年加密货币分析,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玩家。
最常见的是普通散户。他们白天上班晚上盯盘。看到K线红了就兴奋,绿了就失眠。这类人占比可能超过60%。他们总说"这次不一样",结果还是被割。我上次在币安论坛看到个帖子,说有哥们抵押房子炒币,最后rekt得连泡面都吃不起。
有趣的是他们心态特别好。亏了50%还说"只是暂时回调"。这种乐观精神值得点赞。但说实话,韭菜割多了也会疼啊。
巨鲸玩家:交易所里的隐形BOSS
还有一类是真正的巨鲸。他们不露面但能左右市场。一笔交易就能引发"gas war"。我在OKX后台见过单笔上亿美金的挂单。
这些大佬往往有专业团队。他们会用各种工具分析市场。不像我们小散靠感觉。有次我亲眼目睹某巨鲸在凌晨三点砸盘,整个市场都跟着抖。
但巨鲸也有翻车的时候。去年Luna崩盘,好几个所谓"大佬"也被套牢。所以说别迷信什么神操作。
机构入场:西装革履的"正规军"
最近几年机构玩家越来越多。黑Rock、灰度这些大公司都进来了。他们带着真金白银,玩法和散户完全不同。
机构讲究风险控制。不会all in一个币。他们看的是长期价值。我在Gate.io见过某基金公司,只买BTC和ETH,其他山寨币看都不看。
说实话机构进场是好事。市场更规范了。但他们的操作也带来新问题。比如ETF通过时总有人提前知道消息,这就很不公平。
撸毛党:专捡便宜的"捡破烂"高手
还有一群特殊人群叫"撸毛党"。他们不炒币,专搞空投和活动。每天研究哪个项目要发币。
这类人技术含量其实挺高。要会注册多个钱包,懂链上操作。我认识个哥们,靠撸空投年入六位数。但最近FUD太多,空投质量下降,很多人转行了。
话说回来撸毛也有风险。冷钱包弄丢私钥的我见过不少。我自己就踩过坑,差点把助记词扔垃圾桶。
炒币人的共同点:贪心与恐惧并存
观察这么多年,我发现炒币人都有两个特点:极度贪心和极度恐惧。涨10%就想卖,跌20%死扛。
我写过一篇文章说这事。结果评论区炸锅。有人说我是"不懂区块链精神",其实呢这很正常。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把炒币当职业。我劝过不少粉丝,别拿生活费来搏。上次有人找我哭诉,亏光积蓄后连房租都交不起。
我的建议:认清自己再入场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不该炒比特币?在我看来关键看三点:你能承受多大损失,有多少时间研究,懂不懂风险管理。
我见过太多人一上来就梭哈。结果呢?不是被割就是被套。建议新手先用闲钱玩,别听什么"百倍币"神话。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活到下次机会的能力。记住,你不是在和市场较劲,是在和自己的人性较劲。
PS:最近币安KYC又卡人,有粉丝问我怎么办。其实呢换个交易所就行,OKX审核就松很多。这些小技巧我都写在知识星球里了。
炒比特币的主要人群有哪些类型?
炒比特币的人分好几类。
说白了。
主要看他们的目的不同。
第一类是投机者。
他们就想快进快出。
今天买明天卖。
希望赚点差价。
风险很大。
价格波动太剧烈。
第二类是技术爱好者。
他们真懂区块链。
关心技术发展。
不只是为了赚钱。
这类人比较理性。
第三类是长期投资者。
像一些上市公司。
博雅互动花了15亿买比特币。
他们看得很远。
打算长期持有。
相信未来会升值。
第四类是普通老百姓。
随着比特币火了。
越来越多人跟风。
可能不太了解。
就想试试手气。
你看。
炒币的人五花八门。
各有各的想法。
为什么有人会大量囤积比特币作为长期投资?
为什么有人大量买比特币?
其实有几个原因。
首先比特币总量有限。
只有2100万个。
有人觉得这样能保值。
其次它去中心化。
不受政府控制。
在通胀时期可能更值钱。
再者区块链技术有潜力。
可能改变金融体系。
长期看有价值。
还有公司战略考虑。
比如博雅互动。
他们想把游戏和Web3结合。
买比特币是布局未来。
话说回来。
这些投资者眼光长远。
即使价格波动也不卖。
他们相信长期会涨。
但风险也不小。
市场变化谁也说不准。
说白了。
投资比特币要看自己能承受多少风险。
普通人在炒比特币时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普通人炒比特币。
要特别小心几个风险。
第一价格波动太大。
可能一天就涨跌30%。
没经验很容易亏钱。
第二交易平台不安全。
可能被黑客攻击。
你的币可能就没了。
一定要保管好私钥。
第三信息真假难辨。
市场谣言满天飞。
容易被忽悠。
要自己多查证。
第四政策风险大。
各国对比特币态度不同。
可能突然收紧政策。
影响价格走势。
其实呢。
很多人炒币亏钱。
因为总想一夜暴富。
但天上不会掉馅饼。
财富需要踏实劳动。
说白了。
如果真想试试。
先学点基础知识。
投入的钱别影响生活。
风险意识要时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