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STO项目到底啥时候开始的。说实话这问题挺有意思。很多人把STO和ICO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差别大了去了。
STO不是2019年才冒出来的
很多小白以为STO是2019年突然火起来的。这说法不对。其实呢STO早在2017年底就出现了。那时候ICO正疯狂呢。满大街都是空气项目。真正关注STO的人少得可怜。
我当时写过一篇文章。说STO可能成为合规出路。结果被喷得不行。粉丝说我太天真。现在回头看真想笑。话说回来那些嘲笑我的人现在都闭嘴了。
SEC那时候开始盯上Token了。他们决定把某些Token归为证券。这一下子就改变了游戏规则。项目方突然发现。原来发币也要守规矩。
2018年才是STO真正起步年
2018年市场凉了。大量ICO项目破发。巨鲸们纷纷跑路。整个圈子rekt得不行。这时候STO的价值才显现出来。
你看那些靠谱项目。开始琢磨怎么合规。Polymath和Harbor这些平台冒出来了。他们提供STO发行服务。用的是ERC1400、ERC1404这些新标准。
有意思的是。当时申请STO的项目有2万个。但SEC只批了39个。这比例太吓人了。说明监管多严格。说白了就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我去年踩过一个坑。帮朋友分析一个STO项目。结果发现它连Reg D都没过。差点害我粉丝被割韭菜。所以啊合规不是闹着玩的。
别被"STO元年"的说法忽悠
2019年有人说这是STO元年。结果呢?发展比预期慢多了。监管太复杂。各国政策不统一。项目方很头疼。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项目打着STO旗号。实际还是搞ICO那一套。这种项目千万别碰。我见过好几个。最后都凉得透透的。
有趣的是。真正落地的STO项目都是To B的。比如Aspen代币。它代表科罗拉多度假村的股权。这种有实体资产支撑的才靠谱。
别看现在STO不火。其实潜力巨大。全球有256万亿美元实物资产。一旦通证化。市场规模吓死人。但这个过程会很慢。别指望一夜暴富。
当前STO市场的真实情况
现在STO市场还是很小。主要在美国、新加坡这些地方搞。中国这边基本没动静。监管太严了。
令人惊讶的是。传统金融机构开始试水STO了。摩根大通、高盛都在布局。说明这玩意儿真有戏。不是空气。
我个人觉得。STO最大的优势是流动性。房地产、艺术品这些死资产。Token化后就能交易了。说白了就是让钱转起来。
但gas war问题还没解决。以太坊手续费太高。有些项目转去其他链了。不过合规性又成问题。真是两难。
给新手的建议
如果你真想玩STO。记住三点。第一看监管合规性。第二看底层资产。第三看团队背景。别光听故事。
我自己吃过亏。去年差点被一个假STO项目坑了。KYC都没做全。还好及时发现。不然脸就丢大了。
说实话STO门槛太高。普通散户很难参与。合格投资人认证太麻烦。而且锁定期长。不适合炒短线。
在我看来STO短期难爆发。但长期看是趋势。传统金融和区块链融合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提醒大家。别被FUD影响。也别盲目相信 hype。STO是好东西。但需要时间成长。耐心点总没错。
STO项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STO概念最早在2017年被提出来。
你看,当时ICO市场特别火热。
大家注意力都在ICO上。
所以STO没引起太多关注。
到了2018年下半年情况变了。
虚拟货币价格开始大幅下跌。
ICO项目落地困难问题凸显。
美国证券法明确可适用STO监管。
这给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到现在算起来有七八年了。
话说回来,STO真正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
STO和ICO主要差别在哪?
STO是证券化代币发行。
ICO是首次代币发行。
STO必须有实际资产背书。
比如股权、债权或房地产。
ICO大多只有项目概念。
STO要遵守各国证券法规。
ICO几乎没有监管约束。
STO交易过程公开透明。
ICO信息不对称风险高。
说白了,STO比ICO合规得多。
其实呢,STO更像传统IPO的升级版。
现在全球STO发展情况如何?
美国STO备案项目发展很快。
它已成为金融市场重要部分。
美国SEC对STO有明确监管。
项目需要经过严格合规审查。
但国内情况不太一样。
监管已将其定为非法金融活动。
不过仍有不少人关注STO。
他们觉得这是区块链新机会。
举个例子,房地产可STO化。
艺术品收益权也能STO化。
话说回来,全球STO还在探索阶段。
不同国家监管态度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