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J币销毁机制到底怎么玩
最近好多粉丝问INJ币五年后销毁多少。说实话这问题挺专业。我查了Injective官方文档和社区讨论。
Injective Protocol确实有代币销毁机制。每次交易gas费都会销毁部分INJ。还有质押奖励也来自销毁池。
官方说INJ总供应量是1亿枚。但不是固定供应。他们用了动态模型。这跟比特币ETH都不一样。
我看了2023年Q4报告。当时销毁了约200万INJ。今年一季度销毁量涨到350万。交易量上来了销毁自然多。
五年后具体能销毁多少
粉丝问最核心的问题。根据Injective经济模型白皮书。他们目标是每年销毁供应量的10%。
但实际数据波动很大。2022年只销毁了5%。2023年才达到8%。今年可能冲到12%。
算笔账。假设现在INJ流通量9000万。按年均10%销毁。五年就是4500万。差不多一半没了。
不过这数字仅供参考。因为销毁量完全取决于链上活动。如果DeFi热度降了。销毁量肯定暴跌。
我在币安社群看到有巨鲸说INJ可能2026年进入通缩。但我觉得这有点扯。现在还远没到通缩阶段。
别被FUD带节奏了
最近推特上有人传INJ五年销毁80%。纯属胡扯。官方从没说过这种话。这种消息就是FUD。
Injective经济模型挺复杂。销毁只是其中一环。还有社区金库、团队解锁等问题。
我去年写过一篇《INJ代币经济学踩坑记》。当时算错了gas war的影响。导致预估销毁量偏高。后来修正了。
重点来了。销毁量不等于价格支撑。很多韭菜以为销毁多就一定涨。这逻辑有问题。
ETH也在销毁。但价格照样波动。INJ能不能涨关键看生态发展。不是看销毁数字。
实操建议别踩雷
看到粉丝在Gate.io挂单买INJ。我得提醒几个坑。
第一。别信"销毁即暴涨"的鬼话。我见过太多人rekt在这上面。我自己也吃过亏。
第二。看Injective生态进展比看销毁数据重要。比如新上的Injective Labs项目。
第三。如果真想长期持INJ。建议参与质押。现在年化7%左右。比干 holding 强。
最后说个数据。根据Token Terminal统计。INJ当前P/S ratio是8.5。比行业平均15低不少。说明可能被低估。
但话说回来。这玩意波动太大。去年我朋友重仓INJ。结果钱包操作失误直接归零。所以安全第一。
你看完这篇应该明白了吧。INJ五年销毁量没固定数字。得看生态发展。别光盯着销毁率。生态起来了才是王道。
INJ币的销毁机制具体是怎么运作的?
INJ币每季度销毁一次。
你看具体时间是季度末。
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
每次销毁都从协议费用中提取INJ。
销毁过程不可逆转。
被销毁的币会永久退出流通。
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销毁。
交易手续费的一部分会被销毁。
质押奖励中也有部分会被销毁。
社区治理通过的提案也能触发销毁。
其实呢这个机制设计得很简单。
就是把用掉的INJ永久拿出去。
所以流通总量会慢慢变少。
影响INJ币销毁数量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销毁量主要看协议产生的费用。
链上活动越多销毁量越大。
用户数量增加会带动更多交易。
交易频繁了手续费自然就多了。
价格波动也会影响销毁数量。
话说回来价格涨了可能交易量少。
因为用户觉得贵不愿意交易。
价格跌了反而可能交易更多。
但每次交易需要更多INJ支付。
团队承诺保持销毁过程透明。
但具体数量每个季度都不一样。
说白了就是跟着市场走。
INJ币的供应总量会一直减少吗?
理论上流通总量会逐渐减少。
因为每次销毁都是永久性的。
但实际减少速度很难预测。
取决于未来几年平台发展情况。
如果InjectiveProtocol用户大增。
销毁量可能会大幅提高。
不过新INJ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进入流通。
比如质押奖励或团队分配。
其实呢关键还是看整体生态发展。
目前看销毁机制对价格有支撑作用。
但五年后的具体数量真没法算。
毕竟市场变化太快了。
所以只能关注季度销毁报告。
这样才最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