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稳定币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稳定币概念最近一个月确实涨疯了。说实话我刚开始看到数据也不敢相信。USDT、USDC这些主流稳定币没怎么动。但是一些新概念稳定币项目却猛涨。
我去翻了最近的交易数据。发现像Frax、Dai、USDD这些算法稳定币涨幅惊人。有些项目一个月涨了300%以上。这在稳定币领域简直不敢想象。
你可能要问了。稳定币不是应该很"稳定"吗。怎么还能暴涨。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现在市场炒的不是传统稳定币。而是稳定币的新概念和新玩法。
为什么稳定币概念突然火了
美联储降息预期是最大推手。最近美国通胀数据降温。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要降息了。一旦降息。传统金融市场资金会更愿意流入加密市场。
稳定币作为进出加密市场的"桥梁"。自然受到关注。尤其是那些能提供收益的稳定币项目。比如Liquity、Frax这些。它们的代币可以质押赚取收益。
还有个原因是DeFi生态复苏。最近几个月DeFi锁仓量明显回升。稳定币是DeFi的血液。需求上来价格自然跟着涨。
令人惊讶的是。这次上涨不仅仅是投机。很多机构真金白银进场了。我在链上数据看到。最近大额稳定币转账数量明显增加。巨鲸们悄悄布局。
这些坑你千万别踩
说白了。现在市场上FUD也很多。有些人把普通稳定币说成是"暴涨概念"。忽悠小白接盘。我上周就看到有人在群里推一个新稳定币。说要涨10倍。
结果呢。这个项目连白皮书都没有。就是个空气项目。有粉丝冲进去结果rekt了。血本无归。惨。
还有些项目打着"超额抵押"的旗号。实际抵押率根本不够。一旦市场波动。很容易脱锚。就像去年Luna崩盘那样。
我建议大家先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稳定币概念。不是所有叫稳定币的都靠谱。要看看它的机制是否可靠。抵押物是否充足。
怎么安全参与这波行情
其实呢。真想参与稳定币概念。有几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关注主流平台的稳定币产品。比如Binance的BUSD虽然被下架了。但USDT、USDC还是稳的。
第二可以看看有实际应用场景的。比如MakerDAO的Dai。在DeFi里用得最多。相对安全。
第三要注意风险控制。别把所有资金都押进去。稳定币概念再火。也不是100%安全。市场情绪一变。可能很快回落。
我自己是这样操作的。拿出小部分资金。只买那些运行超过2年的项目。新项目再火也不碰。毕竟在币圈。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未来几个月怎么看
在我看来。这波稳定币概念上涨还没完。但分化会很严重。真正有技术、有用户的项目会继续涨。垃圾项目会死得很惨。
有趣的是。现在监管也开始关注稳定币了。美国最近在推稳定币法案。这对行业长期是好事。但短期可能造成波动。
所以建议大家。别光看价格涨跌。多研究项目基本面。别被FUD带节奏。更别在gas war的时候乱操作。否则钱包一不小心就空了。
最后提醒一句。稳定币概念暴涨是事实。但别忘了它本质还是"稳定"的。指望它像比特币那样暴涨不现实。理性投资。别上头。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后,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你看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已经正式生效了。
金管局开始接受稳定币牌照申请。
好多企业早就摩拳擦掌准备申请。
蚂蚁国际说要尽快提交申请。
多点数智也表示要申请香港牌照。
连连数字正在评估香港和新加坡的申请可行性。
话说回来这个条例会让市场更规范。
以前稳定币市场有点乱。
现在有明确规则了。
企业发稳定币必须合规。
这样投资者也更有保障。
不过首批牌照花落谁家还不确定。
竞争挺激烈的。
稳定币概念股为什么能一个月暴涨这么多?
5月中旬发生两件大事。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相关法案投票。
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消息一出市场马上有反应。
港股反应特别强烈。
5月23日后5个交易日涨超60%。
5月29日单日就涨了44.86%。
其实呢6月初万得还专门出了指数。
给投资者提供明确投资方向。
部分公司一宣布涉足稳定币。
股价立马飙升。
中国三三传媒今年涨了17.7倍。
加幂科技涨幅达16.12倍。
金涌投资签约后一天涨533%。
国泰君安国际单日暴涨198%。
说白了就是政策预期+资金炒作。
但最近已经开始降温了。
稳定币的盈利模式到底靠不靠谱?
其实稳定币盈利模式争议挺大的。
多点数智高管说能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还能降低成本优化消费体验。
但具体怎么赚钱还是个问号。
稳定币要1:1锚定真实资产。
比如USDT挂钩美元。
HKDR挂钩港元。
发行人手里得有足够储备金。
这些资金怎么产生收益?
有人说靠储备金投资收益。
但风险控制是个难题。
RWA市场规模已超240亿美元。
稳定币是其中成功案例之一。
话说回来合规性才是关键。
香港金管局正在制定具体指引。
没有清晰盈利模式难持久。
所以市场还在观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