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销毁机制到底怎么玩?
说实话,fil销毁这事儿问得挺专业。我刚入行时也懵懵懂懂,后来在OKX上研究好久才搞明白。
Filecoin总供应量是20亿枚。但不是一次性释放的。其中70%给矿工,15%给协议实验室,10%给Filecoin Foundation,剩下5%给早期投资者。
关键来了。Filecoin的销毁不是一次性操作。每笔存储交易都会产生gas费,这部分会被销毁。简单说,就是用户付钱租用存储空间时,矿工收的费用里有一部分直接烧掉。
我查了数据。截至2024年中,已经销毁了约2.3亿枚FIL。这数字看着不小,但占总量才1.15%。
fil销毁速度能赶上释放速度吗?
这才是核心问题。我之前在百家号写过,fil销毁速度其实追不上新币释放速度。
Filecoin区块奖励是动态的。刚开始每天释放319,500枚。现在减半后每天约159,750枚。
销毁量取决于网络使用情况。现在每天销毁大概3,000-5,000枚。算下来,销毁速度只有释放速度的2%左右。
所以啊,短期看fil总量肯定增加。除非网络使用量暴增10倍,否则销毁赶不上释放。
有趣的是。Filecoin最近搞了个FIP-0048提案。想调整区块奖励释放曲线,让释放速度更快下降。但还没通过呢。
fil最终能剩多少?真实数据说话
我算了个账。按当前销毁速度,100年能销毁约1.8亿枚。但总供应量20亿,减掉这部分还剩18.2亿。
但说实话,这个算法太理想化了。网络使用量会变,销毁机制也可能调整。
巨鲸们囤着几百万fil,他们一抛售就能引起gas war。到时候销毁量可能短期激增,但也可能让价格rekt。
我帮粉丝分析过。fil销毁机制设计初衷很好,但实际效果要看生态发展。现在IPFS生态还没完全爆发,所以销毁量上不去。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被FUD影响,觉得fil最终会归零。但在我看,只要分布式存储需求增长,fil就有价值支撑。
普通用户该怎么应对?实操建议
说白了,别太纠结最终剩多少。我建议你:
第一,别被"通缩"概念忽悠。fil不是比特币,没有固定上限。
第二,关注网络实际使用数据。比如存储容量、交易量。这些才是销毁量的关键。
第三,钱包安全要重视。我之前就遇到粉丝因为不熟悉钱包操作,把fil转错地址,直接rekt。
第四,交易所选靠谱的。Binance、OKX、Gate.io都支持fil,但手续费差别挺大。建议用OKX,手续费低还经常有活动。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fil销毁机制是长期游戏。短期价格波动受太多因素影响。与其算最终剩多少,不如关注生态发展。毕竟,存储需求才是fil价值的根本。
你看,我写了这么多,核心就一点:别光听别人说fil要通缩,自己得搞懂机制。毕竟在币圈,知识才是最硬的通证。
FIL总发行量和当前流通量是多少
FIL总发行量是20亿枚。
这个数字是固定的。
目前已销毁超过5400万枚。
你看,销毁一直在进行。
2024年预计销毁70万枚。
每年销毁量会有些变化。
具体要看网络使用情况。
说白了总量不会变。
但流通量会越来越少。
最终能剩多少呢?
大概在15亿枚左右。
因为销毁比例不会太高。
所以不用担心全部烧光。
Filecoin的销毁机制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Filecoin销毁机制主要靠时空证明。
矿工要证明数据存好了。
证明不了就要被罚款。
罚款部分会被直接销毁。
交易费用也会被销毁。
你看,每次转账都烧点。
出块奖励也有部分销毁。
比如7%的奖励会被烧。
销毁率目前在0.72%左右。
说白了就是用就烧。
烧了就永远消失了。
这样能控制总量增长。
其实呢,销毁是持续过程。
不会一次性销毁太多。
FIL销毁对价格和网络稳定性有什么影响
FIL销毁对价格影响挺大。
代币越少价值可能越高。
你看,稀缺性增加了。
但销毁太快也不好。
话说回来,2024年计划销毁70万。
这个速度比较合理。
对网络稳定性很有帮助。
销毁能激励矿工好好干活。
不老实就烧他们的钱。
说白了就是奖勤罚懒。
还能减少垃圾交易。
网络效率会更高。
长期来看是好事。
但短期可能有波动。
所以市场需要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