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入行那会儿我也被"巨鲸"这词整懵了。现在每天和粉丝聊交易所问题,总有人问这词啥意思。今天我就掰开揉碎讲清楚。
巨鲸不是海洋动物,而是币圈大佬
比特币巨鲸就是持币大户。简单说就是钱包里躺着1000枚以上BTC的地址。Glassnode最新数据显示,这种地址有2460个左右。它们手里攥着800多万枚比特币,占流通总量40%多。
我上次写文章不小心写成50%,结果被读者揪出来。其实呢,准确说是42%上下浮动。话说回来,这些家伙动一动手指就能搅动市场。
巨鲸不一定是个人。很多是交易所冷钱包,或者像MicroStrategy这样的上市公司。去年有次看到某地址转了2万枚BTC,差点以为市场要崩。结果发现是Coinbase内部调仓,虚惊一场。
巨鲸吃鱼,散户被割
巨鲸一进场就容易引发gas war。就是交易费突然暴涨,小散户根本抢不过。我亲眼见过一次,某巨鲸挂单买入5000枚,价格直接拉涨8%。
最可怕的是出货阶段。它们会分批砸盘,制造恐慌。这时候满屏都是FUD(恐惧、不确定、怀疑)。去年11月就有巨鲸连续三天抛售,导致不少人被rekt(血亏)。
有趣的是,巨鲸有时也会栽跟头。2022年LUNA暴雷时,好几个大户跟着翻车。所以别神话巨鲸,它们也会判断失误。
怎么盯住巨鲸尾巴?
普通用户用区块链浏览器就能查。比如Blockchain.com有个"富地址"榜单。但我不推荐新手盯着看,容易操作变形。
专业点的可以看Glassnode数据。不过要交订阅费,我上次手滑点错差点扣了300美金。话说回来,很多免费工具也能用。比如Whale Alert推特账号,实时播报大额转账。
其实呢,光看链上数据不够。得结合交易所出入金情况。有次我发现巨鲸往Binance充币,以为要拉盘。结果发现是OKX用户转平台,白紧张一通。
小鱼别学游泳,要学会躲浪
我最烦那种喊"跟着巨鲸抄底"的博主。巨鲸成本可能1万,你3万接盘?去年有粉丝信了这种话,现在还在解套。
我的建议很简单:别学巨鲸操作。它们可能拿住了等牛市,你可能爆仓在半路。我见过太多人想抄巨鲸作业,结果自己被抄了家。
话说回来,关注巨鲸动向可以当参考。但记住三点:第一,别All in;第二,设置止损;第三,钱包密码别告诉任何人。我之前有读者把助记词存在手机备忘录,结果手机丢了...
最后说点掏心话
市场永远有巨鲸。但别忘了,现在这些巨鲸当年也是小韭菜。我刚接触比特币时,200美元一枚都觉得贵。现在看简直是白捡。
令人担忧的是,新手总想一夜暴富。其实呢,踏踏实实定投,比追着巨鲸跑靠谱多了。我钱包里现在还留着早期买的0.5枚,虽然不多但够买台手机了。
说白了,理解"巨鲸"概念是为了不被割。但真想在币圈活下去,得有自己的交易策略。下次再看到"巨鲸进场"的标题党,先喝口水冷静下。
对了,注册交易所别乱点链接。上周还有粉丝被骗了,说是官方客服要帮他看巨鲸数据...唉,这故事下次再讲。
比特币巨鲸到底指什么人?
比特币巨鲸就是持有很多比特币的人或机构。
一般认为持有1000枚以上算巨鲸。
有些地方说门槛是1000到10000枚。
随着币价上涨,这个标准也在变。
关键看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走向。
你看,这些巨鲸账户加起来占了近半市场。
根据数据,大约2000个巨鲸控制50%比特币。
其实呢,他们身份多数不公开但交易可追踪。
巨鲸买卖对比特币价格有多大影响?
巨鲸买卖能直接让比特币价格上蹿下跳。
他们大量卖出时,市场往往跟着恐慌。
大量买入时,又可能把价格推上去。
话说回来,投资者都盯着巨鲸动向。
有些会先低价抛售引发市场恐慌。
等价格跌了再大量买入赚差价。
不过巨鲸也不是每次都能得逞。
2014年就有巨鲸低价卖3万枚失败。
当时价格没跌反而被抢购上涨了。
比特币巨鲸都是从哪来的?
巨鲸主要来自四类人群或机构。
第一类是比特币最早期的使用者。
他们在几美元时就大量买入持有。
最近新闻说的"上古巨鲸"就是这类。
第二类是机构投资者和大企业。
像通过ETF或国库储备比特币的公司。
第三类是交易所,需要储备流动资金。
第四类是矿工,挖矿积累大量比特币。
其实呢,遗产规划也是巨鲸交易原因。
比如最近那个抛售8万枚的案例。
这些交易显示市场基础设施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