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实验室到底说了啥?
最近有粉丝私信问我。国家金融实验室谈人民币稳定币的事。说网上各种消息满天飞。真假难辨。我赶紧去查证了一下。
首先得澄清一点。咱们国内没有叫"国家金融实验室"的官方机构。这名字听着高大上。但实际可能是某些媒体误传。或者是把几个机构名字混在一起了。
比较接近的是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还有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这些机构确实经常研究数字货币相关话题。
我翻了最近半年的官方报道。发现真正有分量的消息是。央行数研所副所长最近提到。数字人民币已经是法定数字货币。没必要再搞人民币稳定币。
人民币稳定币在国内为啥行不通
说白了。国内金融监管态度很明确。数字人民币就是官方的数字货币解决方案。
稳定币这种东西。在国外是为了解决加密货币波动问题。但在咱们这儿。人民币本身就有央行背书。完全没必要再造一个锚定人民币的稳定币。
更关键的是。稳定币的发行机制跟咱们的金融监管框架冲突。你看USDT这种。背后资产不透明。监管难度大。容易出乱子。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稳定币的隐患。结果被喷说不懂行。其实呢。稳定币看着美好。但一出问题就是大事。2022年UST崩盘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境外机构想发人民币稳定币?门都没有
现在有些海外交易所。打着"人民币稳定币"的旗号招揽用户。这基本都是扯虎皮拉大旗。
境外机构想发人民币稳定币。首先得有外汇管理许可。其次要符合央行规定。目前来看。可能性几乎为零。
前两天还有粉丝问我。某交易所说要推出RMBB。问我能不能买。我直接告诉他别碰。大概率是空气项目。小心钱包rekt。
央行早就明确表态。任何境外机构发行的所谓"人民币稳定币"都不受法律保护。出了问题找谁都没用。
数字人民币才是正道
说实话。数字人民币已经能解决大部分需求了。跨境支付、日常消费都没问题。
我上个月去深圳出差。发现连菜市场都能用数字人民币。体验比某些稳定币强多了。至少不用担心项目方跑路。
数字人民币有国家信用背书。不会出现gas war。也不用担心被FUD影响价格。这才是真正安全的选择。
之前有巨鲸在推特喊单。说人民币稳定币要来了。结果被监管点名批评。这种FUD还是少信为妙。
普通用户该注意啥
给粉丝们提个醒。看到"人民币稳定币"先查证。别被高收益迷惑。
我踩过的坑告诉你们。凡是承诺高回报的稳定币项目。基本都有猫腻。去年就有平台跑路。用户血本无归。
记住一个原则。在中国境内。只有数字人民币是合法数字货币。其他都是灰色地带。风险极高。
钱包安全这块我得多说两句。冷钱包操作要小心。之前我就误删过助记词。差点把资产弄丢。教训深刻。
未来展望别太乐观
有人问我。人民币稳定币会不会放开。我的看法是短期内不可能。
金融安全是底线。央行不可能允许不受控的稳定币流通。尤其现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监管只会更严。
话说回来。与其琢磨这些灰色项目。不如好好用数字人民币。官方渠道安全又方便。
最后提醒一句。投资要理性。别被各种"实验室报告"忽悠。真有重大政策变动。央行官网会第一时间公布。
看我文章的老粉丝都知道。我从不炒概念。只讲实在话。这年头。保住本金比啥都重要。
人民币稳定币为什么要采取"内外结合"的发展模式?
你看,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其实不大。
单靠香港可能支撑不起稳定币的规模效应。
美元稳定币发展速度太快了。
我们得主动研究和监管应对。
不然只能被动面对境外离岸稳定币挑战。
其实呢,上海自贸区制度体系已和国际接轨。
央行正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所以在上海和香港同步试点更合理。
这样能统筹战略,主动监管,协同推进。
说白了,稳定币已超越传统离岸在岸范畴。
内外结合模式更符合Web3.0时代需求。
人民币稳定币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作用?
稳定币核心价值在于高效支付清算。
它们基于区块链点对点支付。
支付即结算,效率大幅提升。
跨境支付成本也明显降低。
美元稳定币正在扩大全球影响力。
USDT和USDC资产90%以上是美债。
它们把加密市场扩张转为美元影响力。
人民币稳定币能提供新国际化路径。
它连接虚拟货币与传统法币体系。
促进现实经济与加密经济融合。
说白了,没有自己的稳定币。
人民币可能被美元稳定币压制。
人民币稳定币发展面临哪些主要风险和挑战?
稳定币长期在监管真空地带运行。
算法信任走在制度规范前面。
2022年UST崩盘暴露系统缺陷。
2023年USDC脱锚危机敲响警钟。
纯数学模型和中心化托管都有问题。
监管涉及身份认证、反洗钱等挑战。
各国都在推动监管创新应对。
货币主权是国家主权重要部分。
稳定币不能影响人民币主权属性。
中央相关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话说回来,要严控风险加快立法。
发行交易环节都需要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