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蚁币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很多人问小蚁币是空气币吗。其实小蚁币就是NEO。最早叫小蚁股,后来改名NEO。这币2014年就出来了。比很多山寨币老多了。
我去翻了下资料。NEO是中国人搞的。创始人达鸿飞。不是那种突然冒出来割韭菜的项目。早期团队挺靠谱的。代码都开源。这跟那些空气币不一样。
重点来了。空气币一般就是白皮书吹得天花乱措。但代码一塌糊涂。NEO不一样。它有完整的区块链技术。搞了个智能合约平台。对标以太坊。虽然没以太坊火。但确实有技术底子。
NEO有啥实际应用吗
说白了。判断是不是空气币。就看有没有人用。有没有真实场景。
我去查了下。NEO现在有几个落地项目。比如数字身份系统。还有资产管理平台。虽然规模不大。但确实有人在用。
有意思的是。NEO搞了个"智能经济"概念。想把实体资产上链。这想法不坏。就是落地有点慢。很多项目还停留在PPT阶段。
但话说回来。这不光是NEO的问题。整个行业都这样。连以太坊上的DApp。真正有用户的也没几个。
币价波动大是不是空气币特征
有人觉得NEO价格跌得厉害。肯定是空气币。其实呢。这逻辑不对。
2017年NEO最高冲到190多美元。现在就几块钱。看着很惨。但币圈很多项目都这样。不是价格跌就是空气币。
我在币圈混了7年。见过太多真·空气币。那种项目:团队匿名、代码抄的、官网像90年代网页、社区全是机器人。NEO这些都没有。
NEO团队一直挺活跃。开发进度也透明。GitHub上能查到代码更新。这不是空气币的作风。
交易所上线情况说明啥
看一个币是不是空气。交易所是个重要指标。
我查了下。NEO在Binance、OKX、Gate.io这些大所都能交易。小平台也有不少。
空气币一般只能在野鸡交易所交易。还经常跑路。NEO能上主流交易所。说明项目有一定认可度。
不过话说回来。上交易所也不代表绝对安全。有些空气币也能上交易所。所以还得看其他指标。
社区活跃度是硬指标
空气币的社区一般很假。全是水军。真实用户少。
我去翻了NEO的TG群和推特。发现还是有不少真实讨论的。虽然不如比特币以太坊热闹。但比那些死气沉沉的空气币强多了。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NEO社区里技术讨论挺多。不是那种天天喊单的割韭菜群。这说明确实有开发者在用。
我为啥说NEO不是空气币
在我看来。判断是不是空气币。不能只看价格。要看项目实质。
NEO有技术、有团队、有应用、有社区。虽然发展不如预期。但跟那些纯割韭菜的项目完全不是一个level。
说实话。币圈90%的项目都算不上好项目。但NEO至少是认真做事的。不是那种发币就跑的骗子项目。
不过我得提醒你。NEO现在确实面临挑战。生态发展慢。竞争压力大。这币能不能起来。还得看后续发展。
最后说句大实话:没有100%安全的币。投资前自己做好功课。别听别人瞎忽悠。这才是王道。
PS:我之前写过NEO钱包设置教程。有需要的粉丝可以私我。别再问我助记词丢了怎么找回了。那玩意真找不回来。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泪。
小蚁币(NEO)有哪些核心技术特点?
小蚁币也叫NEO。它是条底层公链。很多人叫它"中国以太坊"。
NEO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你可以用Java、C写智能合约。不用专门学新语言。
它用dBFT共识算法。这种算法不用挖矿。持币能分红。
NEO 2014年就成立了。2015年6月开始开源。它在GitHub上有代码。
它进行过两次众筹。第一次10天筹2100个比特币。第二次一个月筹6100个比特币。
话说回来,这些技术特点让它和普通空气币不太一样。
为什么有人质疑小蚁币是空气币?
其实呢,2018年有人质疑NEO。他们说NEO不是去中心化的。
白皮书写的是去中心化。但实际上代理节点是静态选出的。项目方完全控制节点。
李笑来曾经说NEO是"傻X项目"。他说"根本没东西,全是资本盘"。
有些开发者觉得NEO智能合约有问题。编码性能差,容易被攻击。
2018年2月,NEO系统卡了两小时。官方说是一个节点故障导致的。
所以有人觉得它技术不过硬。但达鸿飞回应说项目还在早期。他们更看重效率。
小蚁币与真正的空气币有什么区别?
真正的空气币通常没技术团队。就是纯忽悠人买币。
空气币代码可能是抄来的。或者花几十块随便做个代币。
很多连网站白皮书都没有。根本不打算上线交易所。
小蚁币不一样。它有达鸿飞带队。他是中国区块链代表人物。
NEO在GitHub上开源了代码。众筹时有不少外国人参与。
不过话说回来,NEO确实有问题。中心化程度高,技术被质疑。
但说它是纯空气币也不对。它有实际项目推进和社区。
你看,它和那些完全骗人的币还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