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最新动作:数量破纪录但调仓明显
最新数据显示。QFII三季度持有A股数量1200只。环比涨5%。但总市值反而缩水8%。这个矛盾现象有意思。说白了就是。外资在换仓不是加仓。我翻了十大重仓股名单。宁德时代被增持3亿股。贵州茅台新进3家QFII。但招商银行遭高盛减持2%。巨鲸们明显在腾挪仓位。话说回来。这种调仓节奏和去年完全相反。
新能源成香饽饽?小心这些坑
外资三季度猛攻新能源板块。光伏和锂电股新增17家QFII。瑞银新进阳光电源前十大股东。但这里有个大问题。很多机构在玩gas war。光伏板块平均市盈率已经50倍。我看财报发现。部分企业Q3毛利率下滑5%。这种数据背离很危险。有趣的是。北向资金上周突然净卖出30亿。FUD传言满天飞。说白了外资在高低切换。不是真看好板块。而是找相对低位的标的。
消费股暗藏玄机
白酒和家电被QFII悄悄加仓。但持仓结构有大变化。传统茅五泸增速放缓。但区域性酒企比如古井贡酒。新进5家QFII。家电板块更明显。扫地机器人公司石头科技。QFII持股比例翻倍。这里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外资买的都是细分龙头。不是行业巨头。我在OKX看资金流向。发现南下资金在同步加仓同类标的。这个共振信号不能 ignore。不过要提醒。消费股四季度可能面临估值切换压力。
金融股被抛弃的真相
银行保险遭QFII连续减持。招商银行被高盛甩卖2%。这个动作很反常。因为股息率已经到6%。我查了外资内部报告。发现主要顾虑是地方债风险。但有意思的是。券商股出现分化。中信证券被增持。中小券商被抛售。说明外资不是看空金融。而是挑优质资产。这个细节很多散户没注意到。话说回来。金融股现在便宜。但得熬过年报季。
散户跟风指南
看到QFII数据别急着抄作业。我踩过这个坑。去年跟投某QFII重仓股。结果被套30%。原因很简单。外资有对冲工具。我们没有。建议关注三类机会:一是QFII新进且连续两季增持的。二是市值200亿内的细分龙头。三是北向资金和QFII同步加仓的。但记住。现在市场rekt得太快。单只股票别超仓位10%。最后说句实在话。QFII三季度调仓说明。他们在赌经济弱复苏。这个逻辑能撑多久。得看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划重点:别光看QFII买了啥。重点看他们卖了啥。银行股集体撤退比买新能源更值得警惕。现在行情震荡大。建议用定投代替梭哈。钱包安全第一。别学我去年冷钱包输错地址的惨痛经历。
目前QFII在中国股市的持仓规模有多大?
根据最新数据,QFII持仓总市值已经超过200亿了。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这个数字达到204.24亿元。
你看,已经有117家公司的前十大股东里出现了QFII。
这些机构持股很集中,有17家公司被持有超1000万股。
生益科技最被看好,QFII持有3.17亿股。
东方雨虹也不少,被持有9473万多股。
其实呢,这个规模比一季度末又有所增长。
QFII持续看好中国市场,投资力度在加大。
哪些行业或个股最受QFII青睐?
QFII投资范围挺广的,覆盖多个行业。
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医药生物这些领域都有布局。
生益科技是QFII的心头好,持股市值高达95.5亿元。
九号公司-WD排第二,有11.69亿元。
东方雨虹排第三,持股市值10.17亿元。
思源电气、华润三九等4家公司市值都超5亿。
星宸科技很特别,QFII持股比例接近6%。
阳光乳业也有意思,前十大股东里有4家QFII。
摩根士丹利、高盛这些大机构都在重仓华测检测。
话说回来,这些公司往往有稳定的业绩和前景。
QFII持仓近期有哪些变化趋势?
二季度QFII动作不少,增持了30家公司。
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金融和硬件设备这几个板块。
合金投资最受益,被增持1207万多股。
新力金融也被增持1183万多股。
56家公司是QFII新进的,说明在拓展新战场。
一季度数据也很有意思,45家公司有QFII身影。
其中38家被加仓,比例超过八成。
机械设备、化工和电力设备公司最受关注。
中东的阿布达比投资局挺活跃,持有9家公司。
摩根士丹利也不含糊,持有28家上市公司。
说白了,QFII正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