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最新表态:以太坊扩容不能只靠Layer2
最近翻到Uniswap创始人Hayden Adams的推特。这家伙又在吐槽以太坊扩容问题了。说白了,他觉得现在光靠Layer2方案治标不治本。
他在最新采访中提到,gas费太高已经让很多小白用户"rekt"了。每次链上转账都要花几美元,谁受得了啊?特别是一些小额交易,手续费都比交易金额高。
其实呢,Hayden说以太坊社区现在太依赖Optimistic Rollups和ZK-Rollups了。虽然这些方案确实能提升交易速度,但用户体验还是不够友好。
他举了个例子,用户得先桥接到Layer2,然后再操作。对新手来说,这流程太复杂了。说白了就是门槛太高,拦住了不少潜在用户。
令人担忧的是:碎片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Hayden特别担心一个问题。现在各种Layer2网络太多太杂,导致流动性被分散了。
你想啊,Uniswap V3在以太坊主网上好好的,结果现在得同时部署在Arbitrum、Optimism、Polygon等多个网络上。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流动性池,这不是浪费资源吗?
我去年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个粉丝问我为啥在Arbitrum上交易对这么少。其实呢,就是因为流动性碎片化了。用户和巨鲸们分散在不同链上,市场深度自然就浅了。
Hayden说这种碎片化会让DeFi变得更难用。小白用户可能连该上哪个链交易都搞不清楚。一不小心就转错链,白白损失gas费。
他的解决方案:模块化区块链是未来
Hayden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以太坊应该走模块化路线。
说白了就是把执行层、结算层、数据可用性层分开。现在Celestia和EigenLayer就在搞这个方向。
他觉得这样能解决几个问题。1.不同应用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执行环境。2.数据可用性层可以专门优化存储,降低费用。
不过我个人有点担心。模块化方案听起来很美,但实际落地可能没那么简单。毕竟现在以太坊生态已经很复杂了,再加一层抽象,开发者会不会更懵?
Gas war问题何时能解决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gas费。Hayden承认短期内gas war问题很难根治。
每当有热门NFT发售,gas费就飙升到离谱。我记得去年有个项目发售,gas直接干到200gwei。普通用户根本抢不到,全是机器人和巨鲸的天下。
Hayden建议普通用户可以试试设置gas上限。但说实话,这招在真正火爆的时候没啥用。我之前写过一篇教程,教大家怎么用批量交易工具,可以省点gas费。
令人惊讶的是:他看好以太坊长期发展
虽然吐槽这么多,但Hayden对以太坊长期还是很看好的。
他觉得以太坊社区的问题解决能力很强。从PoW到PoS的转型就是个例子。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最终还是成功了。
不过他也提醒大家注意风险。现在各种FUD满天飞,说以太坊要被其他链超越。其实呢,这些说法很多都是竞争对手放出来的。
给普通用户的实操建议
最后说点干货。如果你现在用Uniswap交易,我有几点建议:
1.小额交易尽量用Layer2网络。Arbitrum和Optimism现在体验已经不错了。虽然偶尔会出bug,但比主网便宜多了。
2.关注gas费波动。我手机上装了个Etherscan Gas Tracker,方便随时查看。一般晚上12点后gas会低一些。
4.别信那些"gas费永久解决"的营销话术。扩容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搞定。我现在还经常遇到转账失败的情况,有时候是因为手误输错了gas limit。
话说回来,DeFi这行就是这样,天天都有新问题。但正是这些问题推动着技术进步。你看从Uniswap V1到V3,用户体验已经提升太多了。
所以大家别太焦虑。跟着靠谱的项目走,保持学习心态。毕竟在这个圈子混,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Uniswap创始人如何看待以太坊扩容的挑战?
Hayden Adams公开谈过这事。他说以太坊拥堵是硬伤。主网交易太慢了。费用经常高得离谱。所以必须搞扩容。其实呢,他力挺Layer 2方案。你看Optimism和Arbitrum就挺好。说白了,不解决这问题DeFi没法玩。他强调短期靠rollups最靠谱。
以太坊扩容对Uniswap用户有什么实际影响?
用户最直接的感受是省钱。gas费现在低多了。交易确认快得不像话。操作起来不卡顿。其实呢,Uniswap V3早搬上Layer 2了。你看Arbitrum上交易量蹭蹭涨。说白了,小额交易再也不用犹豫。用户体验提升特别实在。所以用户活跃度自然高了。
未来以太坊扩容方案如何优化DeFi体验?
rollups是未来主力。它们把计算挪到链下。数据再回传以太坊。网络压力小多了。DeFi应用跑得更顺溜。其实呢,Uniswap正全力适配新方案。zkSync和StarkNet进展很快。话说回来,以太坊2.0合并后会更稳。说白了,交易又快又便宜不是梦。用户再也不用怕高峰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