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正事:根本没这个币
今天粉丝私信问"insc币创始人是谁"。我第一反应就懵了。干了7年加密货币分析,真没听过insc币。
赶紧查了币安、OKX、Gate.io三个平台。全没有。又翻了CoinMarketCap和CoinGecko。还是没影子。
其实呢,十有八九是拼写错误。常见可能性有三个。INJ币是Injective Protocol,创始人是Eric Chen。INJ币在币安能交易。也可能是INQ币,但这个项目都凉透了。
更可能的是INS3币。但INS3是保险协议,2020年就归零了。创始人叫陈恳。现在提这个项目,老韭菜都要笑掉大牙。
粉丝常踩的坑:名字搞混了
我每天收到几十条类似问题。什么"比特犬币"、"以太猫"、"狗狗以太"。说白了就是记混了名字。
有一次粉丝问我"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是不是中国人"。我直接rekt。这问题让我哭笑不得。
巨鲸们早就知道。新手最容易被山寨币割韭菜。名字越像大饼,越可能是空气币。上周还有人问"以太2.0币",其实以太坊早就合并升级了。
怎么避免被FUD带节奏
第一招。查官网。正规项目白皮书都有创始人介绍。但要注意官网是不是钓鱼网站。建议用谷歌搜"项目名+官网"。
第二招。看交易所。上所币种至少有基础审核。币安、OKX这种大所上架前要KYC。但小平台Gate.io有些币得小心。我之前就在那里踩过坑。
第三招。查推特。创始人一般有活跃社交媒体。但最近假推特账号泛滥。有个粉丝被仿冒的V神账号骗走5个ETH。
说说我的血泪史
记得2020年DeFi热潮。有人推我一个叫"INSURE"的币。说创始人是保险业大佬。我差点梭哈。后来发现项目方集体消失。gas war都没打起来就归零了。
还有次更惨。朋友介绍"INSC DAO"。结果是典型貔貅盘。进去容易出来难。我那会儿刚入行。钱包直接rekt。
现在看到名字带"IN"的币都绕着走。除非上所,否则一律当空气处理。说白了,正规项目不怕你查。遮遮掩掩的十有八九有问题。
给新手的实在建议
别老盯着创始人是谁。很多项目白皮书写的创始人都是马甲。重点看三点:合约是否开源,流动性是否真实,社区是否活跃。
我在百家号写过文章。教大家用Etherscan查合约。新手应该先学会这招。比问创始人靠谱多了。
最后提醒。现在空气币太多。动不动就"FUD说创始人背景强大"。其实呢,真大佬做项目都低调。吹上天的基本是骗子。
要是实在拿不准。先在币安买点BTC练手。别一上来就冲冷门币。我粉丝群里天天有人问"这个币能进吗"。90%都是坑。
记住我的话。看不懂的项目千万别碰。钱包安全比赚钱重要多了。这话不是FUD,是血泪教训。
insc币到底是什么?和比特币有什么关系?
其实呢,insc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加密货币。它是BRC-20标准的一个代币标识符。BRC-20是建立在比特币网络上的代币标准。你看,2022年12月出现了Ordinals协议。这个协议让比特币也能支持类似NFT的功能。insc就是代表铭文的代币符号。铭文是把数据刻在比特币最小单位"聪"上。所以insc本质上是比特币生态的一部分。它不是自己单独的区块链项目。说白了,它是比特币网络的扩展应用。
Casey Rodarmor是谁?他为什么创建Ordinals协议?
Casey Rodarmor是Ordinals协议的创始人。他在2022年12月底提出了这个概念。其实呢,他想给比特币增加新功能。比特币原本只能做简单转账。他希望比特币也能支持NFT和代币。所以开发了Ordinals协议。这个协议给每个"聪"分配了唯一编号。这样就能把数据刻在这些"聪"上。话说回来,这就是铭文的由来。他不是为了自己发币赚钱。而是想挖掘比特币的更多可能性。
BRC-20标准下的insc代币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insc代币有几个明显特点。先到先得是第一条规则。你给的gas费越高处理越快。第二是独一无二。一旦刻上就不能重复创建。第三是不可篡改。数据刻上就改不了。第四是更公平。人人都能参与铸造过程。大户和普通用户成本一样。第五是更安全。没有智能合约就没有漏洞风险。说白了,insc给了普通人参与机会。你看,这就是它受欢迎的原因。它让比特币网络变得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