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deer交出5月成绩单,196枚BTC产出数据亮眼
Bitdeer最近公布了5月份的挖矿数据。他们总共挖出了196枚BTC。这个数字看起来挺让人惊喜的。
我查了一下历史数据。今年前几个月Bitdeer的月产出一般在170-185枚左右。5月这个196枚确实比平均水平高了不少。
有意思的是。5月19号比特币刚经历了一次减半。理论上矿工收益应该腰斩才对。但Bitdeer的产出反而增加了。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我仔细分析了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Bitdeer在减半前就加大了算力投入。二是他们可能优化了矿机调度策略。说白了就是提前做了准备。
减半后的矿圈,有人哭有人笑
比特币减半后。很多小矿场直接关停了。电费太高,机器不赚钱了。但像Bitdeer这样的大矿池反而趁机扩大了市场份额。
巨鲸们在悄悄行动。减半后算力一度暴跌。但很快又恢复了。说明大矿场在低价收购淘汰的矿机。
有个数据很关键。5月份全网算力已经恢复到减半前的水平了。这意味着行业正在快速适应新的收益结构。
不过小矿工就惨了。我收到好几个粉丝私信。说自家矿机已经rekt了。回本周期从6个月拉长到18个月以上。
现在入场挖矿,是机会还是陷阱?
看到Bitdeer的数据。不少人又心动想挖矿了。但我要泼盆冷水。现在挖矿门槛比以前高多了。
首先电费是关键。我算过账。如果电价高于0.45元/度。基本很难赚钱。很多矿工忽略了这个隐形杀手。
其次矿机更新太快。现在主流是S19系列。但下一代矿机据说能效比又提升30%。现在买新机可能很快被淘汰。
有意思的是。很多矿工在玩"云挖矿"。但这里面坑太多。我之前就写过文章。提醒大家小心那些承诺高回报的平台。
我的真实建议:别只看产出数字
196枚BTC看着很美。但大家要看到背后的东西。Bitdeer作为上市公司。他们的成本结构和散户完全不同。
我跟踪挖矿行业7年了。发现一个规律。每次减半后都有3-6个月的行业洗牌期。现在正是最残酷的时候。
gas war可能还没结束。算力分布还在变化。大矿池在抢地盘。小矿工在苦苦支撑。
对普通用户来说。与其自己挖矿。不如考虑更稳妥的方式。比如定期定额买币。至少不用操心电费和机器维护。
避坑指南:挖矿前必看三点
第一。算清楚电费。这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别被表面的产出数字迷惑。
第二。检查矿机保修。二手矿机问题多。我去年就遇到一个粉丝买了问题矿机。售后根本找不到人。
第三。警惕FUD。网上总有人说"现在是最好时机"。其实都是为了卖矿机或云算力。
最后说句大实话。现在挖矿已经不是个人玩家的战场了。巨头们用廉价电力和规模效应碾压散户。
如果你想参与。建议先从小额云挖矿试水。等摸清门道再加大投入。毕竟血汗钱。别轻易被196枚BTC的数字冲昏头脑。
话说回来。比特币生态还是有机会的。只是挖矿这条路。越来越不适合普通人了。大家要理智啊。
Bitdeer 5月挖矿产出为何增长近两成?
Bitdeer 5月挖了196枚比特币。
比4月多出18.1%。
其实呢,这主要靠SEALMINER矿机持续部署。
你看,他们的自挖算力达到13.6 EH/s。
同时向客户交付了1.6 EH/s的A2矿机。
A3系列马上6月开放预售。
A4芯片研发预计第四季度完成。
目标能效要达到5 J/TH。
说白了,技术升级让挖矿效率提高。
所以产出才能稳步增长。
Bitdeer的比特币持仓策略是怎样的?
Bitdeer截至6月20日持有1445.8枚比特币。
注意哦,这只是他们自己的持仓。
不包括客户存进去的比特币。
他们每周挖矿能产出近50枚BTC。
但也会卖掉一部分,比如13.8枚。
这样可以平衡资金需求。
话说回来,Tether最近认购了5000万美元。
给了Bitdeer稳定的资金支持。
除了挖矿,他们还做AI云服务。
已经部署了10多个大模型。
说白了,Bitdeer业务越来越多元化。
不光靠挖矿赚钱了。
Bitdeer与不丹合作对行业影响如何?
Bitdeer和不丹国营公司要建600兆瓦新矿场。
不丹水电资源特别丰富。
水电占全国发电量95%以上。
电价便宜还符合环保要求。
这对挖矿是大优势。
不丹本身持有超1.3万枚比特币。
价值超过6亿美元。
占GDP的30%左右。
他们把比特币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Bitdeer能用上绿色能源降低成本。
不丹也能发展加密货币经济。
说白了,这是双赢的合作模式。
可能会带动更多国家参与挖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