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2亿枚的硬性规定
币安2017年发BNB时明确说了。总发行量就是2亿枚封顶。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数字。白皮书里写得清清楚楚。当时预售价才5美分一枚。现在想想真是便宜哭。不过重点来了——这2亿不是一直都在市场上跑。币安搞了个骚操作:定期销毁。
其实呢很多人搞混了。总发行量和实际流通量是两码事。就像你印了100张钞票。但烧掉30张。市面上只能用70张。BNB就是这么个逻辑。话说回来这销毁机制才是关键。
季度销毁玩的是心跳
币安每季度要干件事。拿20%利润回购BNB。然后直接销毁。不是锁仓不是归还。是真金白银烧掉。销毁记录都能在区块链查到。我上次帮粉丝查2023年Q4数据。单次就烧了200多万枚。
有趣的是销毁数量会变。利润高烧得多。利润少烧得少。去年熊市烧得抠抠搜搜。今年牛市直接猛火。这种动态机制很多人没搞懂。总以为固定烧多少。其实完全看交易所赚钱能力。
现在到底剩多少枚?
最新数据看了吗?截至2024年8月。累计销毁量破4800万枚大关。算下来流通量只剩1.52亿左右。币安官网实时更新销毁总量。建议你们自己去查查。别光听二手消息。
巨鲸们最近动作也大。上周突然有地址转出500万枚BNB。社区立马FUD四起。结果一看是币安热钱包调仓。虚惊一场。这种时候更要盯紧官方数据源。别被带节奏。
销毁真能拉盘?别想太美
很多人以为销毁=必涨。我写过文章吐槽这误区。销毁只是基本面因素之一。去年销毁量创新高。但BNB价格反而跌。因为大盘太拉胯。市场情绪比技术指标影响更大。
不过长期看确实有支撑作用。流通量减少+交易所生态扩张。双轮驱动逻辑是通的。但短期炒销毁公告容易rekt。去年就有粉丝追高被套20%。记住:销毁是慢火炖汤。不是火箭发射按钮。
新手必踩的三个坑
第一大坑:把总供应量当流通量。好多人在交易软件看2亿枚就懵。其实流通量少三成。第二大坑:盯着销毁日历炒短线。结果遇上gas war抢销毁公告。手续费比利润还高。
最离谱的是有人用冷钱包存BNB。结果误操作把销毁地址当收款地址。直接损失30万刀。这事儿我亲身处理过。所以啊钱包地址别瞎填。多检查三遍。
现在BNB销毁进度过半。按计划要烧到1亿枚为止。算算还有5000多万枚要消失。下次销毁日是10月15号。想看实时数据的。去币安官网点"BNB销毁"栏目。别信那些伪造的销毁截图。这行当水太深。有问题随时来问。老司机带你避坑。
BNB的总发行量是多少?
BNB总发行量是2亿枚。
说白了,币安一开始就定了这个数。
其实呢,这是2017年发行时的最大供应量。
但流通量一直在变,因为销毁机制。
你看,总发行量固定不变,但实际可用的在减少。
BNB的销毁机制如何影响发行量?
币安每季度销毁一部分BNB。
他们用平台利润买回BNB然后销毁。
举个例子,销毁直接减少流通总量。
目标是把总供应砍半到1亿枚。
话说回来,这机制让BNB越来越稀缺。
所以长期看,流通量只会越来越少。
当前BNB的流通量是多少?
最新数据流通量约1.48亿枚左右。
但具体数字每季度都在更新。
因为销毁还在继续,流通量持续下降。
你看,币安官网会公布销毁细节。
所以查实时数据最靠谱,别信过时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