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陆正挺进AI芯片:从矿机霸主到AI算力新玩家

作者: 区块链-小张 2025-08-22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比特大陆是不是真的在搞AI芯片。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以为是FUD。但查了资料才发现这事是真的。比特大陆确实在悄悄布局AI芯片市场。

比特大陆正挺进AI芯片:从矿机霸主到AI算力新玩家

矿机巨头转型不是空穴来风

比特大陆大家都知道。比特币矿机市场的老大。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们2017年就申请了AI相关专利。我翻过他们的财报。去年AI芯片研发投入涨了快3倍。

有意思的是。他们挖矿芯片技术其实和AI芯片很像。都是做并行计算。算力需求也差不多。这转型说白了就是老本行的延伸。

但说实话我有点担心。AI芯片赛道太卷了。英伟达、AMD这些巨头把持市场。比特大陆能分到蛋糕吗。我看悬。

比特大陆正挺进AI芯片:从矿机霸主到AI算力新玩家

为什么选这个时间点入场

今年比特币减半后矿机需求下滑。比特大陆肯定得找新出路。AI这波热潮来得正好。你看现在大模型训练多火。算力需求暴涨。

但这里有个坑。AI芯片和矿机芯片虽然技术相通。但应用场景完全不同。矿机就干一件事:挖矿。AI芯片要适配各种模型。兼容性要求高多了。

我去年就踩过类似坑。当时以为GPU矿卡能直接跑AI模型。结果被gas war坑惨了。比特大陆也得小心这个陷阱。

比特大陆正挺进AI芯片:从矿机霸主到AI算力新玩家

产品进展到底如何

查了最新消息。比特大陆的Sophon系列AI芯片已经出到BM1690了。性能据说对标英伟达A100。但实际测试数据很少见。

有趣的是。他们先在安防领域试水。和海康威视合作做了智能摄像头。这个策略挺聪明。避开和巨头正面刚。先找细分市场练手。

但有个问题。AI芯片生态太重要了。英伟达有CUDA护城河。比特大陆拿什么吸引开发者。我看他们官网的开发文档写得乱七八糟。这要rekt啊。

普通投资者该怎么看

很多粉丝私信问我能不能买比特大陆股票。说实话现在太早了。AI芯片研发投入大。回本周期长。比特大陆现金流能不能撑住都是问题。

建议先观望。等他们真正落地几个大客户再说。别被FUD带节奏。我见过太多人因为听风就是雨被套牢。

但长期看。国产AI芯片确实需要新玩家。美国制裁这么狠。总得有人顶上。比特大陆有制造经验。说不定能杀出条血路。

我的亲身教训提醒你

说个我自己的事。去年有朋友拉我投资某AI芯片初创公司。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发现团队连流片经验都没有。最后血本无归。

所以看到"转型""进军"这类词要冷静。多查查实际产品。别光听PPT忽悠。比特大陆好歹有实体产品。比那些PPT公司靠谱多了。

给币圈老铁的建议

矿工朋友注意了。比特大陆要是AI业务做成了。矿机研发投入可能会减少。未来矿机更新速度可能变慢。建议现在手里的矿机多备点配件。

开发者可以关注下他们的开源项目。虽然文档烂。但说不定有宝藏。我上次在GitHub翻到个隐藏的优化脚本。挖矿效率提升5%。

最后说句实在话。比特大陆这步棋走得险。但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两害相权取其轻吧。作为老韭菜。我们能做的就是别盲目跟风。等产品说话。

市场变化太快。今天还是矿机霸主。明天可能就被AI浪潮拍死在沙滩上。所以啊。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这才是真道理。

比特大陆为什么从矿机业务转向AI芯片领域?

比特大陆原本是生产比特币矿机的巨头。

但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很大,周期性风险很高。

你看,2017年末监管部门说要关闭矿场。

这对比特大陆影响很大。

其实呢,公司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了。

他们预判AI算力需求会爆发。

吴忌寒CEO说过,AI需要海量计算。

这和公司技术路线很契合。

说白了,就是想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矿机业务太依赖比特币价格了。

所以他们决定进军AI芯片领域。

话说回来,转型是必然选择。

比特大陆的AI芯片与英伟达等巨头的产品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比特大陆的AI芯片走的是专用路线。

和英伟达的通用GPU不太一样。

专用芯片针对特定算法优化。

成本更低,能效更高。

举个例子,2017年的BM1680,28nm工艺。

深度学习推理任务中能效比不错。

适合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

不过,劣势也很明显。

英伟达的软件生态很成熟。

新兴厂商得花大钱建工具链。

大模型训练对算力要求越来越高。

能不能跟上是个问题。

还有,全球AI监管越来越严。

数据合规成本可能上升。

这些挑战得一步步克服。

比特大陆在AI芯片领域的布局和进展如何?

比特大陆在AI领域布局挺早的。

2015年就在国外设了研发基地。

旧金山、以色列、荷兰都有。

2017年11月,他们发布了AI品牌Sophon。

还推出了首款芯片BM1680。

2019年又发布了BM1684。

这款芯片用在了福州城市大脑项目。

说白了,他们现在有SOPHON产品线。

但AI芯片收入占比还很低。

目标是五年内占公司总营收40%。

话说回来,转型需要时间。

相比英伟达,他们还在拓展客户。

算法适配性也得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