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收益的真实来源
很多人问我挖矿到底赚的是谁的钱。说白了,这问题挺实在的。挖矿不是凭空印钱,肯定有人买单。
挖矿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新区块的区块奖励。另一部分是交易手续费。
区块奖励是系统自动发放的新币。比如比特币每挖出一个区块,矿工就能拿到6.25个BTC。这些新币是系统创造出来的。不是从别人口袋里掏的。
手续费就不同了。用户发交易时要付钱。谁付手续费多,矿工优先打包谁的交易。这部分钱确实是用户出的。
所以严格来说,挖矿收益一部分来自系统增发,一部分来自用户手续费。不是某个特定人在买单。
新币增发会不会影响价格
有人担心新币增发会导致通胀。说实话,这要看具体情况。
比特币有固定总量2100万枚。虽然现在还在增发,但每四年减半一次。现在是6.25个,下次减半就变成3.125个。
其他币种规则不一样。有些没有上限,有些有特殊机制。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有趣的是,市场早就把减半预期消化了。历史数据显示,减半后价格未必涨。别听那些喊"减半必涨"的FUD。
用户为什么要付手续费
用户付手续费其实是为了交易能快速确认。gas war就是这么来的。
当网络拥堵时,大家都加价让矿工优先处理自己的交易。这时候手续费能高到离谱。去年ETH网络拥堵时,有人付了200多美元手续费。
普通用户觉得肉疼。但矿工们可开心了。单日收入能破百万美元。所以矿工其实更希望网络忙一点。
不过现在很多链都优化了。比如BNB Chain手续费就很便宜。所以选交易所时,我总建议新手先看链的拥堵情况。
矿工会不会把成本转嫁给用户
有人担心矿工成本高了会提高手续费。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矿工竞争很激烈。谁效率高谁活下来。低效矿工会被淘汰。所以长期看,挖矿成本是下降的。
但有时候会出现问题。比如去年比特币网络拥堵,小矿场都rekt了。大矿场反而赚更多。因为小矿场扛不住高电费。
所以挖矿赚的钱,说白了是效率竞争的结果。不是从某个固定池子里拿的。
散户要不要参与挖矿
很多粉丝问我能不能自己买矿机挖矿。我的建议很明确:别碰。
现在挖矿门槛太高了。光是电费就吃掉大部分利润。家用矿机基本赚不到钱。
之前有粉丝买了几台S19,结果电费比收益还高。最后只能当废铁卖。这教训太深刻了。
如果你真想参与,不如买点币放在钱包里。至少不用操心电费和噪音问题。
在我看来,挖矿本质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奖励机制。不是什么神秘印钞机。大家别被那些"躺着赚钱"的广告忽悠了。
市场很残酷。去年熊市,不少矿场直接倒闭。所以投资前一定要想清楚风险。
话说回来,了解挖矿原理对投资有帮助。至少知道价格波动背后的技术原因。这比盲目跟风强多了。
传统挖矿到底赚的是新币还是别人的钱?
其实呢,传统挖矿赚的是新生成的数字货币。
你看,比特币这类挖矿就是解决数学难题。
成功后系统会奖励新造出来的币。
这些币不是从别人口袋里掏的。
系统自己新增的数字货币就是奖励。
话说回来,这需要大量电脑和电力。
成本其实挺高的。
电费和设备投入不能忽视。
所以说赚的是新币,不是别人的钱。
流动性挖矿的钱从哪来?
流动性挖矿赚的是借款人的钱。
举个例子,你把币放进资金池。
别人借这些币要付费用。
平台把这些费用分给提供流动性的人。
简单说就是你在帮平台做市。
交易手续费和借款利息是主要来源。
收益率通常比普通存款高。
但风险也比普通存款大。
所以收益来自实际交易产生的费用。
矿场老板靠什么赚钱?
矿场主要赚电费差价。
他们拿到便宜的电价。
再按稍高价格卖给矿工。
一度电赚几分到几毛。
数量大了就很可观。
比如一万台机器每天耗电几十万度。
另外矿场自己也有矿机挖币。
这部分收益也很重要。
所以说矿场不只靠电费差价。
自有矿机挖出来的币也是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