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故都的秋》的排比

2023-03-28 12:28:55 婚恋情感 茜茜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 许多大作家以秋天为名写经典作品。 其中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更是独领风骚

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秋天, 是一个萧条、冷落的季节, 而故都的秋天又显得更特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出神入化地运用了排比。看似信马由缰,随手拈来,再细细琢磨,不禁让人叹服,实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说:“达夫《故都的秋》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语意畅达,可以说是现代文中运用排比的典范之作。

一是动词性短语构成排比,表现故都秋的特点,同时表现作者深沉的忧思和孤独的冷漠情绪。

1、北国的秋天,来到了格外纯洁、安静、悲凉的时期。

上句中, 作者在“ 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之后, 笔锋陡然一转, 浓烈的感情犹如决堤的洪流, 随之喷泻而出: “ 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短短十个字的排比句, 便道出了北国秋天的“ 清、静、悲凉” 的特点来, “ 来得” 的反复使用, 舒缓了语气, 为全文笼上了一种感伤的基调

2、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

比南方更奇怪,更有味道,好像下得更像样。

这个句子,“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极写北方秋雨的呈现的特点,极写北国秋雨带来的深味,将读者带入了故都的悲凉环境之中。作者充满感叹,充满情味,津津乐道,可以见出他对故都的秋的深切的眷恋之情。全句将“奇、有味、更像样”三个中心词的间距拉长,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充分的回味的余地,同时渲染了气氛,感伤之情由此散发开来。

3、看起来很纤细,看起来很闲,不知不觉中,还有一点寂寞的感觉。

三个“觉得”组成排比,隐隐地透出作者悲凉的感觉和心境。故都的景, 故都的物, 无一不勾起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感, 扫过槐树落蕊后 留在地面的痕迹, 竟然也使作家触景伤情, 浮想连翩; “ 细腻” 、“ 清闲” “ 落寞” 由感觉到心态, 详细描述了作家由这一闲景而触发的幽情。这里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景物, 将自己的满腔感情巧妙地融人其中, 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二个是由名词性短语构成的排比,表现出故都之秋与众不同的地方。

1 .北国之秋不见,已近十年。 在南方,每到秋天,人们就会想起陶然亭里的芦花、钓鱼台上的柳影、西山的虫歌、玉泉夜月沁潭拓寺的钟声。

这一句子中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五个偏正性名词短语,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列举了北国之秋的多处名胜欲抑先扬, 通过一系列秋色、秋声、秋景、秋物的排比, 从宏观上展示了过去故都秋色的美丽醉人, 使它们与下文现实之秋“ 清、静、悲凉” 特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2 .南国之秋固然有其奇特之处,如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秋潮、普陀山寒雾、荔湾残荷等,但色泽不深,回味无穷。

通过“廿四桥明月、钱塘江秋潮、普陀山凉雾、荔枝湾残荷”的名词短语,说明南国秋意多,“色不深,味不永恒”。

3 )比起北国之秋,它更像黄酒白干、稀饭和馒头、鲈鱼和螃蟹、黄狗和骆驼。

“黄酒之与白干、淡饭之与馄饨、鲫鱼之与大闸蟹、黄狗之与骆驼”并置短语,将两种事物比喻为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

作了一次纵向比较, 这一长句在对比的同时, 又运用了排比和博喻辞格。对比鲜明而突出, 引人注目, 比喻平凡而奇特, 令人回味无穷, “ 正如” 之后四个整句的并列铺排, 更是从多方位凸现了故都的秋味之淳、之浓、之奇特, 语言富新意。

三是主谓句构成排列式,与南国的凉秋和故都的寒秋形成鲜明对比。

江南、秋天当然也有; 但是,草木慢慢枯萎,空气湿润,天空的颜色看起来很淡……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三个短语,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南国之秋平淡细腻。作家写这些内容的目的, 是为了反衬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南国的凉秋与故都的寒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出它们不同的滋味, 从而领会到作家心目中的秋意。《故都的秋》中的排比句,相当集中,在这篇文章中运用得恰到好处。词句的反复, 舒缓了语气, 使文章适宜于抒发感伤之情。形式上,具有语言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的同时。使作家压抑在心中的强烈的感情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阐发, 从这个意义上讲,排比就成了感情的载体, 以情驭句, 又以句来显情、托情。
声明:九心理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caozl@nbrj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