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男人对待感情,潘世昌:阿拉伯文学中的爱情故事赏析

2023-02-23 19:03:39 婚恋情感 茜茜

爱情故事是所有人类故事中最长、最令人心动的故事,除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祝福和向往之外,也是人们普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因此,爱情成为世界各国文学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 中国文学的各个类型都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 通过作者的努力和后来人们的努力,许多爱情故事成为我们文学中的经典。 每当我们品尝这些甜蜜而悲伤的爱情故事,思念总是回到遥远的时代。

接下来几个著名的阿拉伯爱情故事,把我们带回遥远的阿拉伯早期,可以领略阿拉伯沙漠中孕育出的强烈而动人的爱情风情。

对中国读者来说,最广为人知的阿拉伯爱情故事莫过于《莱伊俩的疯人汉》了。 被誉为阿拉伯“诗之王”的艾哈迈德沙基尔以诗剧的形式重演后,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再次焕发出新的光芒,正在流传到其他国家。 正如我之前所说,艾哈迈德沙基不是这个爱情故事的第一作者。 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从倭马雅王朝初期开始,在爵士乐一带广为流传,之后代代相传,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伊历三世纪的阿拉伯大文豪艾里贾希斯讲述了这个故事的知名度:“当人们看到关于赖的两个作者不详的诗时,人们就会把它作为她的恋人。” 说到这里,我想我应该说一下这个故事的大致经过。

故事的女主角,赖二人是内志地区阿米尔族长老的女儿,主人公盖斯是表兄。 两个人从小就在一起玩,为了家人养羊。 可以说,两个人是靠不住的,青梅竹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了相互爱慕的恋人。 盖斯才华横溢,出了章章,他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对赖二人的爱。 它饱含爱意,诗也优美,所以在两人长大成人之前,盖斯的诗一直传遍沙漠南北。 可以说有帐篷的地方就有盖斯的诗。

盖斯委身于诗,尽情地宣泄着对莱伊等人的爱,但他却忽略了沙漠地区的传统习俗。 如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爱已经成了众人皆知的事,父母决不会让女儿嫁给这个人。 在阿拉伯人看来,这是有损风俗,令人蒙羞的事。 盖兹随后兴冲冲地向莱的父亲求婚,结果被父亲断然拒绝了。 但是,他也很爱这个才色兼备的侄子。 盖斯在恋爱受挫后陷入低谷,意志消沉,发呆。 之后,在沙漠和荒野徘徊,和羚羊和野兽在一起。 有几次我误以为羚羊的眼睛是莱的眼睛。

尽管如此,他对莱伊两人的爱丝毫没有减弱。 有一次,莱伊俩的夜话派对结束后,以借柴火的名义来她家,想再见一面,解决了思念的痛苦。 他见到莱伊两人后,不由得,手里的蜡烛火烧掉了他的衣服和皮肤。 他什么都不知道。 两人什么话也没说,盖斯激动得倒下了。 醒来后,尽管莱二人一再要求父亲让盖斯在家多休息,父亲还是警告盖斯马上离开他家,不要再来他家。 两个同性恋者不仅成了她家人的耻辱,还成了整个部落的耻辱。

于是,赖两家人去找当地长官讨要公道。 长官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盖兹从此再也不能涉足阿米尔族一步。 否则,那个部落的人有权杀了他。

这样,盖斯的爱不仅带来了麻烦,还危及了生命。 就在那个时候,转机来了。 盖乌斯在荒野流浪时,遇到了管理天课的伊本奥福福长官。 相当于现在财政部的重要官员。 伊本欧福对盖斯的恋情感到深深的感动,决定和睦相处。 当伊本奥福带着盖乌斯和随从来到阿米尔族前方时,闻讯赶来的阿米尔族人已经拔剑堵塞了十字路口,滴水不漏。 之后,在赖两个父亲的劝说下,部落的人才撤退了,但双方的对话并不投机。 莱伊两个父亲不接受伊本奥福大人的美好爱情,但碍于他的爱情,莱伊两个人不得不自己做出选择。 但遗憾的是,赖二人在关键时刻没有选择盖斯,而是选择了碰巧来求婚的另一个部落的瓦尔德。 伊本欧福很失望,悻悻地回去了。 盖斯也只能再次在荒野流浪。

之后,莱二人迅速和瓦尔德结婚了。 盖斯的遭遇给精灵带来了很大的同情,其中一个叫乌迈里夫的精灵说想帮助盖斯带去莱伊两个婆家,虽然帮助了盖斯,但是很想念他。

结婚后的莱伊两个人不幸福,她也很想盖尤斯。 此时的瓦尔德被两人真挚的爱情深深感动,作为丈夫的他没有接近赖二人,赖二人也还是处女。 瓦尔德向莱利赖伊求婚是因为被她的才智所仰慕。 现在他也后悔破坏了莱和盖斯的爱。 自己酿的苦酒只能自己喝。

对盖斯的访问,瓦尔德并不意外。 面对盖斯的指责,他没有再回应,而是平静地表达了自己的悔恨。 之后,把空间留给了莱和盖斯。 他知道两个人一定有很多话。 此时的重逢,对两人来说确实不容易。 但是盖兹的冲动让他再次失去了机会。 他从一开始就要求莱伊两个人和他一起逃跑。 懂得道理的莱伊两人断然拒绝,结婚前拒绝了盖乌斯,她想到了父亲和部落的名誉。 现在她想的是她在新家庭的责任和夫家的名声。 盖乌斯愤然离去。 其实,当时的阿拉伯人并不认为让妻子休息是什么大事。 盖斯可以要求瓦尔德先休息莱伊两人,然后两人相继理。 一下子苏醒过来的同性恋,让本来就不开心的赖他们更加郁闷,生病了,不久就被想法和疾病折磨死了。

莱伊两人死后,父亲和部落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惋惜和后悔,但此时的眼泪没能挽回女儿的生命。 盖乌斯闻讯赶来,在莱伊两人的墓地里放声大哭,进而昏厥,醒来后,坟墓里传来了声音。 “盖尤斯,过来! 盖斯,过来! ”盖乌斯一听就知道是赖二人的声音,兴奋、虚弱、疲惫交织在一起,在赖二人的墓旁猝死。

这个结尾让我想起了有名的爱情悲剧《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结尾。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比较过几个国家的爱情悲剧的结局。 好的结尾可以留下余音

感觉,而且能给人带来对光明未来的幻想和期盼。上面的莱伊俩悲剧的结尾,虽然也有余音未了的感觉,但明显地不如梁剧结尾显得浪漫,让人浮想联翩,两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的确给人带来无限遐思。

莱伊俩和盖斯离开人世了,但俩人的爱情故事却流传了下来,盖斯的情诗也流传了下来,许多阿拉伯文献里都有对盖斯情诗的记载,其中著名的《艾里·艾嘎尼》一书的记载最为详细,不光有盖斯在各个场合的诗,还有俩人在不同场合的经历的详细记录。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后来艾哈默德·韶基把它整理为戏剧的原因。其实在韶基把这一故事整理为戏剧之前,波斯和土耳其的诗人与文学家就把这一故事搬进了文学舞台。故事的根源虽然在阿拉伯,但阿拉伯文学中还没有以这一故事为原型的文学作品,韶基的取材很显然受到了波斯文学的影响。

此外,许多评论学都指出,韶基创作《莱伊俩的疯人汉》是受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响。从时间上说,这完全是可能的,韶基的这一戏剧发表于1929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要早他好几个世纪。时间并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评论家指出了两个作品之间的许多相似,于是许多评论家一致认为韶基《莱伊俩的疯人汉》的创作是受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响。由于两个戏剧的相似,阿拉伯读者干脆把韶基的《莱伊俩的疯人汉》称为阿拉伯的“罗米欧与朱丽叶”。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由于韶基的精彩演绎,这一古老的爱情故事又一次焕发出灿烂的光芒,并逐渐走进其它国家的文坛。“莱伊俩”也已由此成为阿拉伯才女、情人的代名词,此后的文学作品中以莱伊俩命名的主人公不可胜数。至于盖斯,有人说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有人说历史上确有此人。评论家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当然,我们也明白,他不是真正的疯子,疯子只是他的绰号。

现在,让我们走进第二个著名的爱情故事。

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在伊斯兰来临之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蒙昧时代。男主人公是著名的七大悬诗的作者之一昂泰拉,一位黑人骑士。也就是说他是有真实历史记载的人物,并非传说或虚构。女主人公是昂泰拉叔叔的女儿阿布莱。昂泰拉作战勇敢,有万夫不敌之勇,但战场上的胜利无法代替情场上的失利,原因在于他的黑色皮肤和奴隶身份。昂泰拉的母亲是一位埃塞俄比亚黑人妇女,他的父亲其实一开始并不承认他的合法身份。

后来,昂泰拉凭借超人的勇敢一次又一次地拯救父亲的部落免遭于难,他的父亲才勉强承认了他的身份。战场上的胜利使昂泰拉诗情豪发,他在渲泄着他的豪迈的同时,也把对叔叔的女儿阿布莱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尽管昂泰拉有如此的神勇和才情,他的叔叔还是不同意把女儿嫁给他。为了逃避昂泰拉的纠缠,他的婶婶带着女儿到另外一个部落生活。昂泰拉击败了这个部落,但同时他又陷入于两难之中,他怎么面对他心爱的阿布莱呢?

对于昂泰拉和阿布莱的结局有不同的说法,在《阿拉伯文学家》一书中,作者认为昂泰拉至死都没有娶上阿布莱,而是和另外的女人结了婚。但同时又引用了其它说法,他的叔叔最终还是答应了把阿布莱嫁给昂泰拉。

无论如何,在昂泰拉的悬诗的诗篇里,我们见到的诗歌都是表达对阿布莱的思念和爱慕及得不到她的爱的忧愁和烦闷的,并没有涉及到他如愿以偿后的欣喜,但不管怎么说他和阿布莱的故事还是传遍了沙漠南北,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人们普通地对昂泰拉怀有敬意,称他是奴隶解放的先驱,他率先扛起了解放奴隶的大旗。

试想一下,在那样一个讲究身份的年代,一个黑人奴隶竟敢向部落首领的女儿示爱,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但昂泰拉却做到了,他从一个普通的牧马人,做到了一般阿拉伯人无法做到的两件事,其一:他以超人的勇敢成为部落中中流砥柱的骑士;其二,他以横溢的才华成为杰出的诗人。在阿拉伯的蒙昧时代,最受部落人尊敬的只有两种人:诗人和骑士,诗人以口舌保卫部落,而骑士则以刀剑保卫部落。昂泰拉竟然同时兼为诗人和骑士。

如果在我们这个时代,昂泰拉毫无疑问是有众多粉丝的重量级明星。他不自卑,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心中的爱情,首先他以自己的努力使父亲承认了他的合法身份,承认了他的合法身份,也就等于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之后,昂泰拉光明正大地开始了爱情追求。历史的云烟已经散去多年,我们已无法探得究竟,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如此坚强意志和信念的昂泰拉,不管是否追求到了阿布莱,他都不会对生活绝望的。其实,我们这个时代,的确需要太多的昂泰拉,正在追求爱情的年轻人应向昂泰拉学习,那就是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一定要充实自己,用知识和能力装扮自己。

昂泰拉的爱情故事在阿拉伯文学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现代也有一些作家和诗人,根据这一题材再创作,使昂泰拉和阿布莱的形象更人性化。

韶基在尝试诗剧创作的伊始便把这一故事搬上了舞台,在韶基的笔下,昂泰拉和传说中的形象没有大的出入,英勇而有才情;而阿布莱则成为一个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她拒绝父亲对她的婚姻安排,执意要和昂泰拉相爱、结婚。

她的父亲把她许给另外一个求亲者,在结婚当天,她巧妙地让另外一姑娘代替她,在阿布莱和昂泰拉的双重压力下,娶亲的小伙子是哑巴吃黄连,不得不接受阿布莱的安排,娶了顶替阿布莱的姑娘,其实他也不吃亏,那位姑娘一直深爱着她。韶基的演绎和传说最大的不同是,他笔下的阿布莱是一个勇于追求爱情,不计身份、肤色的姑娘,她明白地向其族人及昂泰拉本人表达了她的爱情。而在传说中,我们只看到昂泰拉如何持之以恒地追求爱情,但并不知道阿布莱是否也像他那样呢?昂泰拉的诗中没有说明,文学记载中也没有说明,昂泰拉的爱是不是一种单相思呢?这些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一个演绎这一爱情故事的是埃及著名作家麦哈默德·台木尔。台木尔把这一故事也改编成了戏剧,但不是诗剧,而是散文剧。他在再创作中做了很大的变动,昂泰拉和阿布莱的形象都有很大的改变。昂泰拉开始也是对阿布莱的要求百依百顺,为阿布莱打回一只狮子,为阿布莱刮掉充满男性气息的胡子。

但去了一趟波斯之后,他的思想变了,不再对阿布莱言听计从了,而是重新审视他和阿布莱的爱情。尽管他对阿布莱难割难舍,但他发现阿布莱不是自己的最爱。而阿布莱在台木尔的笔下,也成了一个爱虚荣、使心眼的女孩,她对爱情的衡量标准是男人是否会按照她的要求去做,是否会为她赴汤蹈火,即便是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比如说:她要昂泰拉为她买回一个宝石,但必须原产地在阿塞拜疆的。她丝毫不考虑路途的遥远、艰辛和途中种种的危险。她的虚荣和任性使她最终葬送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昂泰拉离她越来越远,她也最终和另外一个男人结了婚,但不幸的是她和她的丈夫都成为昂泰拉的俘虏。故事的结尾虽然不是大团圆式的,但对现代的读者来说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鲁布娜和盖斯的爱情故事,虽然知名度在前两个故事之下,但也是一个流传久远的爱情故事,而且也远比前两个故事曲折。故事的男主人公叫盖斯·赛尔哈,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很多文学书籍和历史书籍对他都有记载。据说他和伊斯兰四大正统哈里发阿里的儿子候赛因在同一个奶妈跟前长大,家在现在麦地那市的郊外。女主人公叫鲁布娜,住在麦加一带。

说起俩人的相识,还真有点戏剧性。盖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外出,路上碰到一个帐篷,盖斯上前求口水喝。刚巧家中男人不在,走出一个身材苗条、仪态万方、貌若天仙的姑娘。姑娘微微欠身,端上一杯水,其声音之甜美、举止之优雅,让盖斯为之倾倒,半天怔怔地说不出话来。姑娘让盖斯休息一会再走,盖斯爽快地答应了。

之后俩人很自然地聊了起来,结果一见钟情。姑娘的父亲回来之后,又宰了羊,款待这个过路的客人。饭后盖斯称谢而去。没几日,盖斯再次造访鲁布娜,向她表达离别的痛苦。鲁布娜同样饱受思念之苦。至此,俩人知道已无法离开对方。盖斯遂向父亲说明情况,让父亲马上去提亲。父亲不答应,他想让盖斯在表妹们中间挑一个,这样财产不致处流。盖斯眼看父亲不同意,就转向疼爱他的妈妈。但令盖斯伤心的是,一向顺从他的妈妈也一反常态地反对这门婚事。万般无奈之下,盖斯向他的同乳兄弟候赛因求救。由于候赛因亲自出面,两家父亲不好再推脱,只好同意婚事,就这样,盖斯和鲁布娜最终结成眷属。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也没什么稀奇和曲折,读者耐心往下看,变化就在下面。俩人结婚后你恩我爱,卿卿我我。盖斯家庭富裕,又是家里的独子,自小受父母娇惯,现在自然是衣食无忧,尽享两人世界的甜蜜。但好景不长,盖斯终日和妻子如漆似胶,冷落了自己的老妈。而盖斯妈妈的性格也有点怪,她认为鲁布娜从她手中夺走了儿子,对儿媳很是不满,再加上鲁布娜婚后久久不孕,盖斯的妈妈遂在丈夫跟前数落鲁布娜的不是,并以绝后吓唬丈夫。在这种情况下,盖斯的父亲只好劝儿子把媳妇休掉。盖斯刚一听完就病倒了。

病好之后,盖斯的父亲把家族里的人都叫来,威逼盖斯休妻。但盖斯无论如何都不肯休妻,也不肯纳妾。后来,盖斯提出三条建议:其一,带着妻子离开这个家,生死再和这个家没有关系;其二,盖斯离开家,妻子留在家中,或许过一阵子会把妻子忘掉;其三,劝父亲再娶一房,再生一个儿子。盖斯的父亲也是一个固执的人,他三条建议都不答应,更让盖斯受不了的是,他用苦肉计逼迫盖斯就范,老人站在太阳底下,不吃不喝,除非盖斯答应休妻,否则他就一直站下去。盖斯陷入两难之中,是要孝道,还是爱情?如果年迈的父亲因此病死那他将是大逆不道的逆子,那时,他和妻子又有何脸面活在世上?盖斯左思右想,最终还是选择了休妻。

鲁布娜闻听之后也是失声痛哭,但她理解丈夫的难处,和丈夫抱头痛哭一场之后,默默地收拾行李,等待娘家的人把她接走。鲁布娜坐在娘家的车上,真是一步三回头。盖斯则是双眼含泪,亲吻着鲁布娜的脚印和马队留下的痕迹。夜幕降临,盖斯辗转难眠,每想及夫妻的恩爱,便是一阵痛哭。此后盖斯一直以各种方法探望鲁布娜。鲁布娜的家人不愿女儿的名声这样不清不白,便向当时的哈立发穆阿伟叶告了状。哈里发允许鲁布娜的族人杀死盖斯,如果他再次前来的话。盖斯听到哈里发的判决之后就病倒了,身体日渐憔悴。父母看到眼里,急在心头。找来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姑娘,希望儿子能看上一个。但盖斯谁也不看一眼。后来又请来朗中,朗中也无计可施。另外一个传述说,在这之后,盖斯去麦加朝觐,碰见了鲁布娜,俩人约定你也不娶,我也不嫁,立下山盟海誓。

盖斯的父亲听到了别人的劝说之后,同意儿子到处走走,或许像第一次那样碰上一个他中意的姑娘。有一次盖斯外出,碰到一个姑娘的面纱滑了下来,娇美的容貌使盖斯眼前一亮,盖斯就问:你叫什么名字?姑娘答:“鲁布娜”,盖斯听后一阵晕眩就倒在了地上,醒来之后,姑娘已为他准备好了饭菜,盖斯吃了一点就离开了。姑娘的哥哥回来之后,看到骆驼的痕迹,知道有人来,问了那人的大致情况后,就迅速出门追上了盖斯,一再央求盖斯到他们家住几天。在盖斯住下的几天里,姑娘的哥哥对盖斯的学识和礼仪更为钦佩,便执意要把妹妹嫁给盖斯,盖斯再三推托之后还是答应了,但在新婚之夜,当盖斯向接近她,欲行周公之礼时,便控制不住地晕倒了。住了一阵之后,盖斯便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回到过那里。

虽然盖斯对这次婚姻没有在意,但他结婚的消息还是很快的传了出去,鲁布娜听到之后,非常生气,认为盖斯背弃了海誓山盟,便一气之下嫁给麦地那一个叫哈立德的年青人。哈立德对鲁布娜心仪已久,曾经登门求婚,遭到鲁布娜的拒绝,这次总算遂了意愿。

盖斯听到鲁布娜结婚的消息之后,悲痛欲绝,哭着到鲁布娜的家,遭到鲁布娜女友们的斥骂:你这个小人,怎么还有脸来这儿?鲁布娜出嫁的车队走后,盖斯又一次跪在路上,又一次经历了生死离别。盖斯通过哈里发的儿子耶齐德见到了哈里发。哈里发听了他的遭遇之后,深表同情,要给盖斯很多钱。但盖斯只要求一件事,允许他住在鲁布娜生活的地方。哈里发准许了他的要求,并取消了之前的如进鲁布娜的家就格杀无论的判决。盖斯就这样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接近鲁布娜,但他不知道鲁布娜的家在何处。

有一次盖斯牵了一些骆驼到麦地那市场去卖,买他骆驼的人刚巧是鲁布娜的丈夫哈立德。但俩人互不相识,俩人约定第二天到哈立德的家取钱。第二天,盖斯如约去取钱。从外面喊门的声音,鲁布娜听出了是盖斯。但鲁布娜一言不发,让仆人打开门,并让丫环拐弯抹角问他的情况,并问他怎么如此蓬头垢面,盖斯答因失去爱人所致。此时鲁布娜的怒气未消,她对哈立德大声嚷道:“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的前夫盖斯。你怎么做这种傻事呢?”哈立德也很委屈:“我并不认识他呀。”盖斯一看情形不对,哭着离开。

鲁布娜生气归生气,但还是多了一个心眼,派一个仆人尾随盖斯到他住的店里,就说是鲁布娜的邻居,闲着没事打听一下两人的事,并特别问了盖斯为什么第二次结婚。盖斯详细地把他的第二次婚姻讲了一遍。仆人回去给鲁布娜说了,鲁布娜仍半信半疑。

盖斯又找到一个叫布莱客的豪爽的女人,希望能住在她家,帮他成全他和鲁布娜。布莱客爽快地答应了。之后她经常去鲁布娜的家串门,次数多了俩人就成了朋友。布莱客看时机成熟,就邀请鲁布娜到她家串门。鲁布娜到了之后,自然遇到了盖斯,俩人说清结婚的原委之后,抱头痛哭,心中更舍不得对方。就这样,鲁布娜经常以串门的名义到布莱客的家与盖斯幽会,时间长了,竟成了麦地那人从所皆知的秘密。盖斯心情一舒畅,情意绵绵的情诗喷泄而出,很多诗歌成为麦地那歌女的传唱之曲。事情最终传到哈立德的耳中,哈立德极为生气,夫妻吵了一架,仅存的一点关系降到冰点。

讲到这里,盖斯和鲁布娜的故事已接近尾声,因为俩人的结局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他们最终是否又生活在了一起也是众说纷坛。有人认为至死俩人都没能结合;有人说俩人死之前才结了婚;有人说盖斯先死,鲁布娜听后,悲愤而死;有人说鲁布娜先死,盖斯来到她的坟旁,哭泣过度,忧伤而死,死后被葬在鲁布娜的坟的旁边;还有人说盖斯再次向他的乳兄候赛因求救,候赛因带着一帮麦地那名流到哈里德的家求情,让他把鲁布娜休了,成全她和盖斯,哈立德爽快地答应了。鲁布娜和盖斯历经磨难之后,终于走到一起,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从上面几个故事中可以看到,阿拉伯姑娘对美好爱情是向往的,对待爱情也是忠贞的,但很多时候,她们不得不就范于传统势力和家庭压力。莱伊俩始终放不下家庭的名誉;阿布莱对父母言听计从,只有鲁布娜是三人中唯一一个勇敢地追求幸福的人。

阿拉伯的沙漠虽然起伏不定、变幻莫测,但阿拉伯姑娘的对待爱情的心却清澈透明,我们祝愿她们都能得到真爱、也祝愿天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

参考书目

1, 《阿拉伯现代文学研究》,穆罕默德·穆斯塔法·海达尔著,开罗知识出版社。

2, 《文学比较对当代阿拉伯文学研究的指导意义》,穆罕默德·乌奈米·希俩利著,复兴出版社。

3, 《埃及当代文学中的诗剧》,凯玛尔·穆罕默德·伊斯玛仪著,埃及作家协会出版。

4, 《盖斯与鲁布娜》,伊米利·纳斯夫著,黎巴嫩塔拉比斯出版社。

5, 《莱伊俩和疯人汉》,伊米利·纳斯夫著,黎巴嫩塔拉比斯出版社。

6, 《昂泰拉》,伊米利·纳斯夫著,黎巴嫩塔拉比斯出版社。

7, 《韶基全集》,韶基著,开罗知识出版社。

8, 《阿拉伯文学家》,伯塔里斯·布斯塔尼著,世代出版社。

9, 《韶基的抒情诗和诗剧》,塔哈·瓦迪著,知识出版社。

10, 《韶基的诗剧》,穆罕默德·曼德尔著,复兴出版社。

阿拉伯男人对待感情
声明:九心理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caozl@nbrj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