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实话
说实话,问我房价走势有点超纲了。我主攻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但粉丝问得实在太多,今天就硬着头皮说说。毕竟楼市和币市都是资产配置,多少有点关联。
查了最新资料发现。最近好多专家在吵2025年后房价问题。有人说要崩盘,有人喊暴涨。我看这讨论已经有点FUD味道了。市场总喜欢制造恐慌和贪婪。
政策风向最关键
最近看到住建部有个新表态。说要"消化存量房产"。这句话挺有意思。说明高层也着急了。库存太多,得想办法出货。
房地产税试点一直没动静。按理说2025年该有说法了。要是真推,短期内肯定利空。但长期看可能让市场更健康。这就像币圈上交易所,先砸一波才能涨。
我踩过坑的经验是。政策市不能光看经济数据。得盯紧官方表态。去年某城放松限购,当地房价立马有反应。这种信号比啥模型都管用。
人口结构在变化
统计局最新数据有点扎心。新生儿数量又创新低。年轻人不生娃,未来房子给谁住?三四线城市问题更严重。
但北上广深不一样。这些地方还是有人口流入。就像币圈的巨鲸城市,永远不缺接盘侠。核心地段的资产还是硬通货。
有意思的是。现在年轻人观念变了。租房也能落户。买房不再是刚需。这种心态转变比啥数据都重要。
资金流向值得注意
我观察到个现象。最近大资金开始布局REITs。这是个信号。说明机构在找楼市替代品。就像币圈大户转战DeFi一样。
银行理财收益率一直往下掉。钱总得找个地方去。如果股市不给力,楼市可能还是蓄水池。但不会像以前那样普涨了。
话说回来。现在买房门槛比买比特币高多了。动不动几百万。而BTC可以100块起投。流动性差太多。这也是为啥越来越多年轻人转投加密货币。
我的真实建议
说实话,预测2025年后房价纯属扯淡。市场变化太快。黑天鹅事件谁说得准。就像去年的LUNA崩盘,谁预测到了?
我建议普通投资者。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楼市币市都配点。但千万别加杠杆。见过太多人rekt的案例了。
有个粉丝去年问我该买房还是买BTC。我说各投一半。现在他逢人就说这建议香。其实呢,就是分散风险。
最后说点大实话
2025年后房价肯定分化。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可能涨。偏远楼盘可能阴跌。这和币圈一模一样。BTC可能新高,垃圾币可能归零。
别信那些喊"暴跌"或"暴涨"的。市场永远在波动。关键是做好自己财务规划。留足应急钱,别all in。
说白了。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加密货币是投资的,不是赌博的。搞清楚这个逻辑,就不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看完觉得有用,记得点赞。有问题评论区见。我每天帮粉丝解决实际问题,比写预测靠谱多了。
奥地利房价趋势对全球市场有什么参考价值?
其实呢,奥地利房价已经连续下跌两年多了。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整体降了5%。维也纳二手房跌得更多,超过10%。你看,欧洲央行加息影响很大。贷款利率从1.18%跳到4.17%。所以买房成本明显增加。
Raiffeisen银行分析师说,实际房价已经降了18%。按收入比例算,降了21%。名义价格降幅不大。但因为收入涨了,负担能力反而改善了。话说回来,对要贷款的人不友好。2018年还贷占收入28%-31%。现在升到37%了。超过40%就危险了。
专家认为,奥地利市场可能快见底了。实际跌18%接近底部区域。但贷款成本还是比加息前高。这说明高利率对房价压力很大。全球其他地方也面临类似情况。
中国2025年房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全国城镇住房拥有率太高了。达到96%了。41.5%的家庭有两套房以上。库存量巨大,7.2万亿平方米。说白了,房子太多了。需求跟不上供应。
人口结构变化也很关键。60岁以上老人2.64亿。占比18.7%。出生率只有6.39%。主力购房人群在减少。首次购房年龄32岁的人口开始负增长。未来需求只会越来越少。
居民债务率太高了。现金流不断恶化。裁员降薪让情况更糟。政策刺激只能短期提升成交量。一两个月后又会下跌。社融数据和贷款曲线可以波动。但房价长期趋势还是往下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7月各线城市新房价格都在跌。一线城市环比降0.2%。二线城市降0.4%。三线城市降0.3%。二手房跌得更厉害。一线城市环比降1.0%。
未来哪些城市的房价可能相对稳定?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可能比较稳。上海新房价格还在涨。2025年7月同比涨6.1%。北京、广州、深圳还在跌。但跌幅在收窄。所以城市之间差别很大。
强二线城市的中心区域也有希望。政策利好后,成交数据回升明显。房住不炒政策没变。三道红线还在控制市场。但真正能扛住的城市不多。
三四线城市和郊区老破小风险大。人口萎缩地区问题更严重。专家说,未来很多城市可能成空城。只有资源集中发展的少数城市能上涨。
买房要看长期趋势。不能只看短期政策刺激。刚需人群要关注交通方便的区域。投资的话要特别谨慎。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