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合规交易所到底有几个?
说白了,很多人问新加坡有几个交易所。其实呢,这个问题要分两部分看。
令人惊讶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管得特别严。2020年《支付服务法案》一出来,所有交易所都得乖乖拿牌。
我看数据发现,截至2024年,MAS只发了13张全牌照。比2023年多了不少。去年才发了5张左右。
具体是哪些呢?Bitstamp、Coinbase新加坡、Gemini、Independent Reserve、Coinhako这些老牌玩家。
还有Crypto.com、Blockchain.com、OKX、Upbit也拿到牌照了。另外Anchorage、BitGo、GSR也成功上岸。
有意思的是,很多交易所都说自己在新加坡。但其实呢,只有这些才真正合规。其他都是打擦边球。
为什么交易所都爱挂新加坡名号?
你看,新加坡有"加密货币天堂"的美名。很多巨鲸喜欢往这跑。所以交易所都想沾点光。
但FUD来了。MAS审核特别严。截至2023年中,上百家公司申请牌照被拒。Rekt得不行。
我踩过坑。之前帮粉丝注册某平台,结果发现它没MAS牌照。差点把粉丝钱包搞丢了。教训啊!
很多交易所总部其实不在新加坡。比如Binance,虽然有新加坡站。但它的主要牌照在别处。
说白了,挂新加坡名号是为了吸引亚洲用户。特别是华人投资者。但不一定真合规。
怎么识别真假新加坡交易所?
普通用户最容易被忽悠。我建议你先看官网底部。合规平台会明确标注MAS牌照号。
再查MAS官网公示名单。别信广告吹得天花乱坠。我之前就见过假网站,做得跟真的一样。
有趣的是,有些平台只拿"原则性批准"。意思是还在审核中。这种风险高,容易被割韭菜。
你看Coinhako,本地老牌。MAS牌照齐全。支持SGD法币出入金。华人客服很贴心。
但OKX最近才拿到牌。之前在新加坡运营有点擦边。现在终于合规了。用户安心多了。
散户该怎么选交易所?
我个人建议,新手选Coinbase新加坡或Crypto.com。界面友好,安全系数高。
老手可以考虑OKX或Independent Reserve。交易对多,功能齐全。但要注意杠杆风险。
我见过不少粉丝被"新加坡"名号骗了。结果遇到gas war,提币慢得要死。钱包差点rekt。
话说回来,新加坡2024年开始禁止零售保证金交易。所以看到高杠杆平台,基本不是真新加坡交易所。
另外提醒,MAS牌照分好几种。有些只做托管,不做交易。别被忽悠了。
未来趋势值得关注
新加坡明显在加速发牌。2024年发了13张,是去年两倍多。香港才发7张。差距拉大了。
我预测,到2025年,合规交易所可能达到20家左右。但中小平台还是难拿牌。
最近听说MAS对DeFi监管更严了。想在新加坡搞流动性挖矿?得先过牌照关。
说白了,安全第一。别为了低手续费去没牌照的平台。钱包一丢,哭都来不及。
最后提醒,新加坡交易所虽好。但也要分散存放资产。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我吃过这亏!
新加坡交易所(SGX)是如何形成的?
新加坡现在只有一个主要交易所。
就是大家常说的SGX。
你看,它其实是合并来的。
1999年12月1日,两个交易所合并了。
一个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
另一个是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
其实呢,SES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
当时成立了新加坡证券业协会。
1973年5月24日正式成立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话说回来,在这之前情况有点复杂。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曾经共用一个交易所。
所以,现在的新加坡只有一个主要交易所。
新加坡交易所与其他亚洲交易所相比有何特点?
新加坡交易所是亚洲重要金融中心。
它在亚洲排名靠前。
曾经是亚洲第五大交易所。
仅次于东京、香港、首尔和上海。
新加坡交易所采取会员制运营。
会员包括很多国际金融机构。
新加坡地理位置很有优势。
你看,它处于连接东西方的时区。
通信基础设施非常发达。
政府对外资限制也比较少。
所以,很多国际公司喜欢在新加坡上市。
不过,规模还是比不上东京和香港。
它是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交易所之一。
新加坡交易所近期有什么重要动态?
最近有个重要消息值得关注。
新加坡交易所计划推出加密货币产品。
具体是加密货币永续期货。
8月11日的消息说,计划2025年底前推出。
但这个产品只面向机构投资者。
交易所总裁Michael Syn明确表示。
加密货币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永续期货没有到期日,交易更方便。
全球约80%的加密货币交易是即时交易。
SGX想提供一个受监管的版本。
话说回来,这说明新加坡交易所在拓展业务。
如果年底推不出来,也会稍后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