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KT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tockt币的创始人是谁。说实话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因为TOCKT根本就不是一个人搞出来的项目。我在币圈混了7年,见过太多项目吹嘘"天才创始人",但TOCKT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
根据我查到的资料,TOCKT公有链是由美国TOK实验室牵头搞的。这个团队很牛,成员来自波卡和瑞波币项目。他们还拉上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一起玩。所以严格来说,TOCKT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创始人",而是一个学术+技术的联合体。
名校加持的技术底子
有意思的是,很多项目都爱吹嘘创始人名校背景。但TOCKT直接把名校当合作伙伴。苏黎世联邦理工可是爱因斯坦的母校,普林斯顿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镇。这种合作模式在币圈还真不多见。
我在OKX上看到过一些讨论,有人质疑这种模式效率低。但我觉得恰恰相反。学术机构能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来自波卡和瑞波币的团队成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两者结合,说不定真能搞出点名堂。
记得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币圈项目缺乏学术支撑的问题。很多项目一出事就rekt,就是因为技术底子太薄。TOCKT这个路子,至少看起来靠谱点。
项目细节透露的实力
翻了翻他们的白皮书,2022年12月17日发布的。文档写得挺专业,不像有些项目抄来抄去。里面提到了∫-Bullets隐私算法,这名字听着就很高大上。
他们的技术架构也很有意思。不是单纯做个公链,而是搞了个底层协议,支持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互相协作。说白了就是想当"链中链"。这个想法不小,但实现难度也大。
我在Gate.io上看到有交易员讨论TOCKT。有人觉得这种跨链方案能解决当前区块链孤岛问题。但也有人担心会陷入gas war,导致交易费用飙升。市场观点挺分化的。
社区运营有点意思
TOCKT的社区运营方式也跟别的项目不一样。他们搞了个算力挖矿机制,注册就有初始算力。一级邀请0.42Tockt/24H,二级0.21,三级0.105。这种设计明显是想鼓励社区裂变。
我在抖音上直播时说过,这种推广方式有利有弊。好处是用户增长快,坏处是容易引来FUD(恐惧、不确定、怀疑)。尤其是前5万用户有空投权,前50万有分红权,这套路太常见了。
有意思的是,他们承诺要上Coinbase、Hitbtc、Gate、OKX这些大所。不过我得提醒大家,交易所上线消息千万别全信。我之前就踩过坑,信了某个项目的"即将上币"消息,结果等了半年都没动静。
我的真实看法
在我看来,TOCKT最大的优势不是某个"天才创始人",而是背后的技术团队和学术支持。币圈吹嘘个人英雄主义的项目太多了,最后不是跑路就是归零。
但我也担心一个问题。这种多方合作的项目决策效率可能不高。毕竟要协调名校、技术团队、社区各方利益。一旦出现分歧,项目很容易停滞。
话说回来,区块链行业需要更多踏实做事的项目。不是每个项目都需要一个像中本聪那样的神秘创始人。有时候,一群靠谱的人一起努力,反而更可持续。
最后提醒下大家,研究项目别光看创始人光环。多看看技术文档,查查团队背景,最好亲自体验下产品。我这些年帮粉丝分析项目,发现90%的问题都出在基础功课没做好。
对了,最近TOCKT社区管理员@tockt5在推特上挺活跃的。有疑问可以直接去问,别像我上次那样在OKX客服那儿折腾半天。说起来那次KYC审核被拒的经历,改天再跟大家细说...
如何确认加密货币创始人的身份?
其实呢,很多创始人喜欢匿名。所以查证真实身份不容易。项目白皮书是重要来源。仔细看团队介绍部分。话说回来,官网和官方社群最可信。建议多交叉核对信息。
创始人的背景对项目发展有多大影响?
背景确实挺关键的。技术经验能提升开发效率。商业资源有助于项目推广。说白了,靠谱团队更受信任。但项目成功不只靠创始人。市场环境也很重要。所以别光看个人光环。
有哪些项目因创始人问题导致风险?
部分项目出过问题。比如创始人失联或争议事件。投资者损失经常因此扩大。话说回来,背景调查不能省。选项目时多关注团队透明度。说白了,小心总比后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