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虚拟币构成什么罪?2024最新法律解读与风险预警

作者: 区块链-小张 2025-09-01

最近不少粉丝问我这个问题。买卖虚拟币到底会不会坐牢。我得说实话这问题挺敏感。但作为从业七年的老韭菜。今天必须讲清楚。

买卖虚拟币构成什么罪?2024最新法律解读与风险预警

买卖虚拟币到底违不违法

2021年央行发了重磅文件。明确定性虚拟货币交易是非法活动。所以个人买点BTC ETH不算犯罪。但规模大了就危险。我有个朋友去年rekt了。买卖USDT金额太大。结果被冻结银行卡。整整半年才解冻。其实呢监管主要打的是平台和组织者。个人小打小闹一般没事。但话说回来风险还是很大。我建议别碰红线。FUD太多容易出问题。

买卖虚拟币构成什么罪?2024最新法律解读与风险预警

这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非法经营罪最常见。如果你搞OTC商家天天交易。或者建个微信群拉人炒币。这就涉嫌非法经营。去年有个案例。哥们开了个场外交易所。流水几千万。直接被判了三年。我踩过这个坑。所以提醒大家别当出头鸟。

洗钱罪也很危险。用虚拟货币转移赃款。或者帮别人洗钱收手续费。这绝对要进局子。我见过不少案例。新手不懂法帮人转账。结果成了共犯。现在公安查得严。大额交易都盯着。

诈骗罪和非法集资更可怕。打着区块链旗号发空气币。或者搞资金盘拉人头。这基本是重罪。去年有个项目方卷款跑路。团队全员被捕。血本无归还坐牢。这种项目我见多了。巨鲸收割散户太常见。

买卖虚拟币构成什么罪?2024最新法律解读与风险预警

最新监管动向要警惕

2024年监管更狠了。银行对虚拟货币交易零容忍。上周还有粉丝找我。说银行卡莫名被封。查了发现是买了5000块DOGE。话说回来小额也不安全。现在大数据太厉害。交易记录全留痕。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新人被割韭菜还不知道。以为在投资。其实是在踩雷。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有人抵押房子炒合约。结果爆仓还欠交易所钱。直接被起诉。这种事每年发生好多起。

有趣的是。境外交易所还在拉中国用户。但这是违法的。根据规定。境外平台服务中国用户也算犯罪。去年有几个交易所员工被抓。就是因为他们面向国内推广。

合法参与区块链的建议

说实话我建议普通用户别碰交易。但如果你想参与区块链。有几条安全路径。第一关注国家数字货币DCEP。这是合法的。第二研究区块链技术本身。别碰代币。第三参与合规的NFT平台。但要确认有牌照。

我看好多韭菜被割就是因为贪心。高收益必然高风险。这句话不是FUD。是真的。我做这行七年。见过太多人rekt。有人赚了钱。但更多人倾家荡产。

最后说点真心话。法律红线不能碰。买卖虚拟币本身不一定犯罪。但一不小心就滑向违法边缘。我建议大家多看看央行文件。别听群里人忽悠。安全第一。赚钱第二。

你看现在行情这么差。还不如踏实工作。真想玩区块链。先学技术再入场。别一上来就砸钱。我写这篇文章就是不想看到粉丝进局子。记住啊。合规才能长久。违法迟早翻车。

买卖虚拟币如何构成非法经营罪?

买卖虚拟币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

这主要看有没有获得国家许可。

你看,我国对金融活动管理很严格。

根据刑法第225条规定。

未经批准从事金融业务属于非法经营。

虚拟币交易属于金融活动范畴。

如果没有相关金融牌照。

大规模买卖虚拟币就可能违法。

说白了,就像无证经营一样。

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

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举个例子,私自开展虚拟币交易平台。

或者发行代币募集资金。

这些都可能被认定为非法经营。

其实呢,国家不认可虚拟币是法定货币。

交易缺乏有效监管。

所以容易被认定为扰乱金融秩序。

买卖虚拟币在什么情况下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关键看两点。

第一,必须明知钱是犯罪所得。

第二,实施了转移或转换行为。

比如电信诈骗的钱转入你的账户。

你再把这些钱换成虚拟币。

这就是典型的掩饰隐瞒行为。

话说回来,这和洗钱罪有区别。

洗钱罪只针对七类特定上游犯罪。

电信诈骗不属于这七类。

所以涉诈资金不能定洗钱罪。

只能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涉案金额达到三千到一万元。

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的要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其实呢,案例中有人因此获刑。

有人帮忙转移40多万诈骗资金。

被判了三年多还要交罚金。

关键看你是否"确切知道"钱的来源。

明知故犯才会被定罪。

虚拟币交易如何涉及帮信罪?

帮信罪全称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买卖虚拟币可能构成此罪。

主要看你是否明知是犯罪活动。

比如有人找你用银行卡买虚拟币。

你明知这些钱来路不正。

还帮忙操作转账交易。

这就是典型的帮信行为。

说白了,相当于给骗子当帮手。

有个真实案例可以说明。

有人通过平台买卖虚拟币跑分。

每转1万元赚30-50元。

明知是为网络犯罪提供支付结算。

仍然用自己和别人银行卡操作。

涉案金额高达2900多万。

最终被判帮信罪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的要判三年以下。

即使只是出租出借银行卡。

也可能被认定为帮信罪。

其实呢,银行开户时都会提醒。

不能把卡借给别人使用。

否则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

一旦涉及犯罪资金流水巨大。

后果就很严重了。

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