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链到底是个啥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量子链是不是空气币。说实话我刚入行时也疑惑过这个问题。量子链英文叫Qtum,2017年上线的。这项目打着"量子"旗号挺唬人,但和量子计算半毛钱关系没有。
我查了白皮书发现。它本质是个兼容以太坊智能合约的POS区块链。说白了就是想结合比特币稳定性+以太坊智能合约功能。主网上线是2017年9月,不算新项目了。
空气币的典型特征
判断是不是空气币得看几个硬指标。首先是团队真实性。查了下量子链创始人Patrick Dai是前比特股核心开发者。团队官网能查到真人照片和LinkedIn,不是P图网图。
然后看代码开源情况。GitHub上量子链代码更新挺频繁。最近一次提交是上周,不是那种死项目。社区开发者也有几十个在维护。
最关键的是实际应用。发现它有几个落地场景。比如非洲有个跨境支付项目在用,新加坡也有DApp跑在上面。虽然规模不大,但确实有人用。
市场表现打脸谣言
有人说量子链是空气币。但数据不会说谎。CoinGecko显示它市值长期在前100。最近半年日均交易量3000万美金左右。这种流动性空气币可做不到。
我注意到个细节。链上巨鲸地址有200多个持币超百万。要是空气币早被庄家跑路了。反而最近看到几个交易所上线了Qtum质押服务,说明平台方也认可。
不过说实话。这项目确实被过度营销过。早期宣传什么"量子霸权"太扯淡。所以2018年被币圈老司机喷过。但现在人家踏实做技术,社区活动也频繁。
对比真正的空气币
举个反面例子。去年有个"量子未来币",官网假洋鬼子英文,团队照片全是AI生成的。白皮书写得天花乱坠但没代码。这种才是真空气币。
量子链好歹有主网运行6年了。虽然发展慢了点,但至少没跑路没归零。我翻了下社区Telegram,技术讨论挺活跃。不像空气币社区全是喊单的机器人。
新手避坑指南
要是担心买到空气币。我教你三招:第一查GitHub更新频率,死项目半年没代码;第二看CoinMarketCap团队认证,假团队经不起查;第三去Twitter搜项目名+scam,真骗局早被曝光了。
其实呢。现在很多项目被黑成空气币。有时候是竞品在散播FUD(恐慌情绪)。量子链最近被唱衰,可能因为主网升级慢。但技术迭代急不得,你看以太坊升级也磨叽好几年。
话说回来。投资前最好自己动手查证。别光听KOL吹。我之前写过《空气币识别手册》,里面列了15个危险信号。比如说白皮书承诺保本收益的,99%是坑。
最后说句实在话。量子链算不上明星项目,但绝对不是空气币。它的问题是技术太低调,不会炒概念。在币圈这反而容易被误解。大家投资还是要看实质,别光看名字带不带"量子""元宇宙"这种时髦词。
量子链的技术架构有什么特点?
量子链结合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优点。
它使用比特币的UTXO交易模型。
同时融入了POS共识算法。
还能兼容以太坊的智能合约系统。
技术上主打账户抽象层设计。
创始人帅初想在两者间找平衡点。
简单说就是想兼顾安全与灵活。
它用的是以太坊EVM虚拟机。
后来计划升级到x86虚拟机。
这个升级据说更轻量更安全。
量子链在2017年主网上线了。
当时承诺的功能没完全实现。
身份识别和预言机等功能缺失。
有人质疑代码是东拼西凑的。
开发团队解释说不用重复造轮子。
为什么有人质疑量子链是空气币?
你看,李笑来曾说帮量子链卖"空气币"。
他解释说当时主网没上线。
用的是ERC20代币所以被叫空气币。
但他说知道项目有真实代码。
2017年量子链开盘价40元。
两年后价格跌到21元。
作为国产公链表现不太行。
它孵化的项目破发很严重。
像INK、QBAO等回报率-98%。
用户说量子链上项目都在归零路上。
有人发现GitHub代码是拼凑的。
承诺的功能第一版主网没实现。
整个项目营销做得挺好。
但实际落地应用比较少。
话说回来,破发魔咒确实缠身。
量子链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2019年4月推出了Unita服务。
这是企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
项目开始专注服务企业客户。
但市场反应一直不太热烈。
相比当年被寄予厚望的状态。
现在确实有点高开低走。
跨链概念已经被其他项目超越。
量子链的架构优势不明显了。
价格在最近小牛市也没起色。
基金会投资项目大家不太敢碰。
激励活动总金额不到15万元。
规模小说明信心可能不足。
其实呢,技术上还是有亮点。
兼容性和企业服务方向不错。
但市场认可度确实不如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