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黄金不太可能长期上涨,比特币会是更好的避险选择吗?

作者: 区块链-小张 2025-09-01

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看到专家说黄金不太可能长期上涨。他们有点慌。毕竟黄金一直是传统避险资产。但我是做加密货币分析的。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专家说黄金不太可能长期上涨,比特币会是更好的避险选择吗?

专家为啥说黄金涨不动了

专家们主要担心三点。美国通胀可能持续走低。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了。黄金作为无息资产吸引力下降。你看美联储今年可能只降息一次。不像去年预期的三四次。这消息一出黄金立马跌了。说实话这个逻辑没毛病。但我觉得太片面了。

黄金今年已经涨了20%多。高位回调很正常。但说长期不行有点武断。我查了数据。黄金近50年平均年化收益6%。比银行存款强多了。不过专家说得对。现在市场流动性紧张。黄金短期可能震荡。

专家说黄金不太可能长期上涨,比特币会是更好的避险选择吗?

黄金vs比特币:避险功能大比拼

说实话我看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是笑。传统金融专家老拿黄金说事。却忽视了比特币这个新玩家。现在比特币市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接近黄金ETF规模了。这可不是小数目。

有趣的是今年比特币涨幅比黄金还猛。比特币涨了50%多。黄金才20%。巨鲸们最近都在囤BTC。灰度天天被抢购。而黄金ETF却在净流出。市场用脚投票很明显。

有人总说比特币波动大。不适合避险。但2022年股债双杀时。比特币表现比黄金好多了。现在连高盛都改口了。说比特币是"替代性避险资产"。这变化真快。

专家说黄金不太可能长期上涨,比特币会是更好的避险选择吗?

别被FUD带节奏,资产配置要灵活

市场上总有FUD。就是恐惧、不确定和怀疑。专家唱空黄金不是第一次。2013年他们说黄金见顶。结果十年后新高。所以我从来不建议all in一个资产。

我的建议很实在。普通投资者可以这样配。50%放稳健资产。20%放黄金。30%搞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别听专家瞎忽悠。他们自己可能都没开过币安账户。

话说回来。黄金短期确实有压力。美国经济数据太强了。但长期看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没变。各国央行还在狂买黄金。今年一季度买了290吨。创历史新高。这数据摆在这呢。

实操建议:普通玩家怎么搞

我知道你们最关心这个。别急我慢慢说。黄金可以定投。每月固定买点。摊平成本。但别超过总资产10%。手续费太高了。

比特币更简单。用Binance定投就行。设置每周自动买。比黄金方便多了。Gas费现在也便宜。不像去年eth高峰时动不动几十刀。

特别提醒。别信什么"黄金末日论"。也别全押注比特币。分散投资才是王道。我见过太多人rekt。就是满仓一个币然后睡不着觉。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专家观点听听就好。他们自己可能都被套了。投资这事得自己拿主意。多看数据少听消息。特别是推特上的大V。很多都是托。

记住我的话。别让别人替你做决定。该买买该卖卖。保持平常心。市场永远有机会。就看你能不能稳住心态了。

为什么专家认为黄金不太可能长期上涨?

其实呢,专家主要看几个方面。

央行的购金热情在慢慢下降。

你看,避险需求也在减弱。

这些都是支撑金价的重要因素。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的李钢指出。

黄金上涨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可能降息。

但这只是短期现象。

所以黄金很难重启长期涨势。

世界黄金协会也认为。

今年金价破了30多个历史高点。

但这些涨势都是短期因素推动的。

说白了,地缘政治紧张推高了金价。

利率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专家预测未来10-20年。

金价可能只比美国通胀高2%-3%。

技术面上看,金价在2300美元以上。

如果突破2450美元才可能长期上涨。

否则可能会跌到2220美元。

央行连续增持黄金和专家看跌是否矛盾?

这个问题其实不矛盾。

央行增持和专家观点各有考虑。

东方金诚的王青解释得很清楚。

央行已经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

但增持量一直保持很低水平。

每月只有6-7万盎司左右。

话说回来,央行不是为了赚钱。

中国黄金储备占比只有7%。

远低于全球平均的15%。

所以央行需要优化储备结构。

增持黄金能提升人民币国际信用。

央行是保守的增持者。

因为金价太高,所以增持不多。

5月以来国际局势有所缓和。

避险需求下降,金价小幅回调。

但央行战略考虑更长远。

投资者该怎么看待当前黄金价格?

专家建议短期投资者等等看。

长期投资者要关注更低的价格。

王青说可以等回调再布局。

虽然金价处于历史高位。

但仍是目前最热门的资产之一。

花旗银行最近也转为看涨。

他们预测三个月内到3500美元。

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

95%的央行预计继续增持黄金。

这说明机构长期还是看好。

但个人投资要谨慎行事。

投资黄金不能只看短期波动。

要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央行增持是战略行为。

个人投资应该量力而行。

说白了,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