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上路的"入场券"
所有车主都知道,交强险是法律强制购买的。没有它,连临牌都办不了。这个险种主要赔别人,不赔自己。最高能赔20万医疗费,18.8万死亡伤残,2000块财产损失。
其实呢,交强险保额真的不高。发生大事故时根本不够赔。所以只买交强险上路,等于裸奔。我见过不少新手车主,以为买了交强险就万事大吉,结果出事赔得倾家荡产。
车损险:爱车的"贴身保镖"
2020年车险改革后,车损险大变样。现在它已经打包了7个附加险,包括盗抢险、玻璃险、自燃险、涉水险、不计免赔险、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指定修理厂险。
说白了,就是你的车出了问题,保险公司基本都管。除非是你故意撞墙,或者没年检上路。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现在也包含在车损险里了。
第三者责任险:最不能省的"大头"
这个险种赔的是对方的人和车。保额建议至少200万,一线城市最好300万起步。为什么?因为现在人命太贵了,撞个行人可能赔上百万。
我有个粉丝去年撞了辆豪车,对方是保时捷,就这一个险种就赔了80多万。要是没买足额,自己得掏腰包。所以千万别为了省几百块保费,少买保额,真出事哭都来不及。
车上人员责任险:自己人的"保护伞"
这个险种赔的是自己车上的人,司机和乘客都能保。以前分司机险和乘客险,现在合并了。保额一般按座位买,每个座位1-5万不等。
不过说实话,这个险种性价比不高。比起专门的意外险,保费贵保障低。我一般建议粉丝买份综合意外险,比车上人员险划算多了。
附加险:按需选择的"调味料"
虽然车损险已经打包了很多,但还有些特殊需求需要单独买:
- 车身划痕险:新车或者豪车建议买,免得为几道划痕花大钱喷漆
- 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假期出行多的人可以考虑
- 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这个很重要!能赔医保不报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保险公司还推出了一些新玩法,比如"家庭储油卡"、"代驾服务"等附加权益,买车险时可以多问几句。
新能源车专属险:电车党的"新选择"
电动车车主注意了,2021年底推出了新能源车专属保险。除了包含传统车险内容,还专门针对三电系统、充电桩等风险设计。
不过电车保费普遍比油车贵,特别是电池成本高的车型。我建议电车车主一定要把车损险买足,不然换电池能让你怀疑人生。
避坑指南:这些套路要当心
买车险时,保险员可能会说"送你玻璃险"、"送你划痕险"。别高兴太早,这些往往是不足额投保。比如玻璃险只保前后挡,不保车窗。
还有些人推荐"分期买车险",听起来每月压力小,实际算下来多花不少。说白了就是变相提高保费。
另外提醒一句,别信什么"AB贷"买车险的鬼话。正规渠道买保险,一分价钱一分货。贪小便宜吃大亏,这种事我见太多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车险不是越贵越好,但也不能太抠。交强险+200万三者+车损险是底线,其他按需添。每年花几千块买个安心,总比出事后倾家荡产强。记住,保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不是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