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本意,但金融圈有特殊玩法
金蝉脱壳是个古老成语。蝉蜕皮时留下完整外壳。本意是用计脱身不留痕迹。
但在金融圈,这词可有意思了。我干了7年财经,见过太多"金蝉脱壳"的操作。
说白了,就是主力资金偷偷撤退。表面看股票还在交易。实际大资金已经换马甲跑了。
你看那些庄股。突然放量大涨。散户以为要起飞。其实主力在悄悄出货。这就是典型金蝉脱壳。
股市里的金蝉脱壳,韭菜最容易中招
我见过最狠的一次。某小盘股连续三天涨停。第四天开盘直接一字板。
散户都以为要数钱了。结果中午突然跳水。下午直接跌停。
主力早就金蝉脱壳。散户还在里面套牢。这招玩得真溜。
有趣的是。很多新手以为放量上涨是好事。其实恰恰相反。高位放巨量。八成是主力在出货。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些量化资金也玩这套。用算法制造假突破。让散户接盘。
怎么识别主力金蝉脱壳?
我小编建议了几个信号。老司机都懂这些暗号。
第一看成交量。高位突然异常放量。但股价不涨。这很危险。
第二看分时图。早盘冲高很猛。后面越走越弱。经常是主力撤了。
第三看龙虎榜。机构席位大卖。游资接力。基本就是金蝉脱壳前兆。
其实呢。现在主力手法更隐蔽了。会用对倒制造假象。让散户以为还有资金进场。
我踩过这个坑。2018年某医药股。表面看资金很活跃。实际是主力在对倒出货。
散户如何避免被割韭菜?
说实在的。金蝉脱壳很难完全避开。但可以降低风险。
我的建议很简单。别追高位放量的票。特别是连续大涨后的第一次回调。
你看那些真龙头。回调是缩量的。金蝉脱壳的票。回调是放量的。
另外别迷信技术指标。主力现在专门研究怎么骗过散户的技术分析。
有个笨办法很管用。仓位控制好。别一把梭哈。这样就算遇到金蝉脱壳。损失也有限。
我见过太多人。看到涨停就追。结果主力金蝉脱壳。直接被套20%。
其他领域的金蝉脱壳玩法
这招不光股市有。外汇期货也常见。
比如主力先拉一波。吸引跟风盘。然后突然反向操作。让多头措手不及。
有意思的是。现在连P2P平台都玩金蝉脱壳。先高息吸引资金。然后悄悄转移资产。
我在银行工作时见过。有些贷款中介也用这招。先收客户手续费。然后公司突然注销。
说白了。金融市场的金蝉脱壳。本质都是信息不对称。主力掌握优势信息。散户只能被动挨打。
所以啊。投资要谨慎。别看表面热闹。要琢磨背后真相。这才是避免被割韭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