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小编建议:个人买卖虚拟币不违法 但交易渠道要当心
最近收到几十条私信都在问这个问题。说白了啊,现在很多人搞不清政策边界。我翻了央行最新文件,发现一个关键点:持有和买卖虚拟货币本身不违法,但通过非法渠道交易就有风险了。
你看2021年9月央行发的公告写得明白。个人钱包里存BTC、ETH不算犯罪。但问题出在交易环节。国内所有加密货币交易所都清退了,你还用境内APP交易?这就踩红线了。
违法风险主要在这三个地方
第一是资金通道。去年有个粉丝找我求助,他用支付宝买USDT被冻结了。银行一看交易备注带"BTC"直接风控。现在工行、建行对虚拟货币转账特别敏感,动不动就冻卡3个月。
第二是交易所选择。有人偷偷用海外平台,但KYC信息填国内地址。OKX最近就封了一批大陆用户账号。话说回来,这类平台跑路风险也大,去年就有交易所卷走2000万U跑路。
第三是税务问题。国家去年开始严查虚拟货币交易税。你要是赚了50万不申报,稽查局打电话就麻烦了。其实呢,很多新手连交易记录都不保存,真出事连自证都难。
安全操作的三个土办法
我建议普通玩家这么干:钱包自己管,交易走合规渠道。冷钱包存币最安全,Ledger Nano S用了五年没出过问题。热钱包就选Coinbase这类美股上市平台,至少跑路概率小。
买卖时机也有讲究。别在深夜交易,银行系统监测更严。上周有粉丝凌晨三点转USDT,第二天就被要求去派出所做笔录。建议选工作日上午10点,这时候风控相对松。
还有个容易忽略的点:聊天记录。微信群里讨论"割肉""抄底"可能被当成证据。去年深圳有案例,就因为聊天记录里有交易截图被认定为非法经营。
政策风向有点微妙变化
有意思的是,最近地方政策出现松动迹象。北京中关村搞了个数字资产登记平台,深圳前海允许机构做合规交易。但我个人认为,普通散户短期内还是别碰境内交易,这些试点基本都是针对持牌机构的。
巨鲸们早换赛道了。认识个矿场老板,现在转做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拿政府补贴比挖矿还稳。话说回来,小散户学不来这个,老老实实用冷钱包更实在。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
我见过太多人被FUD吓退,也见过不少人被高收益诱惑冲进去。记住:不碰杠杆、不借网贷、不轻信"稳赚"项目。去年牛市多少人gas war抢NFT结果rekt,现在连项目方都跑路了。
如果你真想玩,先搞懂钱包私钥保管。上周还有粉丝把助记词截图存在手机相册,被木马偷了3个ETH。说白了,技术风险比政策风险更致命。
监管政策天天变,但核心就一条:别让资金链路暴露。该用混币器就用混币器,该分批交易就分批交易。毕竟咱们玩的是技术,不是和政策硬刚。
最后提醒: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真要操作记得查最新央行公告,别光听我瞎说。毕竟上个月刚有新规出来,我得赶紧去补课了。
中国关于虚拟币交易的最新政策是什么?
其实呢,2017年是个关键时间点。
当时七部委联合发了公告。
明确禁止ICO和代币融资活动。
话说回来,这导致国内平台陆续关闭。
2019年又出了指导意见。
重点打击非法集资行为。
现在金融机构不能碰虚拟币。
个人交易处于灰色地带。
你看,国家态度一直很明确。
虚拟币不是法定货币。
不能当钱在国内流通使用。
所以个人交易有风险。
但没有直接说个人违法。
个人在境外平台交易虚拟币是否违法?
这个问题挺多人问的。
其实呢,法律没直接说违法。
但国家多次发风险提示。
2017年公告禁止金融机构参与。
个人用境外平台处于灰色区。
话说回来,风险提示很明确。
国家互联网金融协会多次警告。
提醒大家远离虚拟币交易。
虽然不直接说个人违法。
但出了问题很难维权。
境外平台不受国内监管。
一旦平台跑路很难追回。
你说这算不算违法呢?
严格说交易行为本身。
目前没有明确法律禁止。
但风险提示已经很充分。
虚拟币交易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首先说洗钱风险最大。
虚拟币匿名性容易被利用。
监管要求反洗钱措施。
但境外平台很难落实。
所以风险特别高。
再来说非法集资问题。
很多项目打着区块链旗号。
实际是搞非法集资活动。
一旦被认定就麻烦了。
资金追回可能性很低。
还有交易平台跑路风险。
你看最近几年不少案例。
平台突然关闭无法提现。
报警也很难追回资金。
因为服务器都在境外。
价格波动风险也不小。
没有实际价值支撑。
价格容易被操纵。
一夜之间可能血本无归。
所以投资要特别小心。
话说回来,国家态度很明确。
虚拟币不是合法金融产品。
建议远离这类高风险投资。
保护好自己的血汗钱。
真想投资选正规渠道。